老叔公再次點點頭,頗為感慨道:“前幾年覺得你家都要過不上來了,沒想到短短大半年,你病也瞧好了,還在申城找了工作。

《基因大時代》

阿羞也出了書,是個有出息的孩子。

你家這是還要興盛啊。”

“老叔公,這些年多虧了你們照顧啊,要不我也撐不到這個時候。”

米善學動情道。

前些年,米善學第一次發病臥床時,阿羞才13歲。

要是沒有村民偶有的照應,父女倆還真不知該如何度過那段歲月。

當然,這份幫助都不大,無非是一袋米麵或者幾把蔬菜。

但對當時的米善學來說都是雪中送炭。

這也是他今天擺席,並且不收禮的原因之一。

就像阿羞的三嬸一樣,雖然後者很不好打交道,但在米善學最困難的時候,也數次幫過他。

人都是複雜、且多面的。

如果阿羞過的特別好,三嬸未必高興,可能是因為妒忌之類的負面情緒。

但三嬸也不會真的眼睜睜看著米善學父女倆餓肚子,無動於衷.......

狡黠和樸素共存,並不稀奇。

這大概也是阿羞盡力尊敬三嬸的原因。

和愚孝無關,只是感恩。

“善學叔,你現在在申城坐辦公室一個月掙多少啊?”阿建又主動攀談道。

“算上季度獎,一個月能有五六千塊錢吧。”米善學實話實說道。

“這麼多啊!咱們鎮上的鎮長也掙不了這麼多吧!”

阿建驚訝道。

“爸,你真沒見識!我善學爺的工資怕是縣裡的都比不上。”

站在阿建身旁的一個年輕人嘀咕道。

“大人說話小孩子別插嘴。”

被駁了面子的阿建訓斥道。

年輕人縮了縮脖子。

“申城開銷大,這點工資也不算什麼。”米善學謙虛的擺擺手。

阿建卻眼珠子一轉,指著身邊年輕人道:“阿林這幾年在鎮上做工也沒掙到什麼錢,你帶他去申城掙大錢吧!”

‘阿林’看了父親一眼,馬上接茬:“掙不掙錢無所謂,您帶我出去見見世面吧!我能吃苦.......”

阿林明顯比父親阿建會說話。

但這卻讓老米犯難了。

他的工作還是方嚴安排的呢,他哪有能力再安排別人啊。

看到米善學面露難色,阿建急忙道:“善學叔,你現在發達了也不能忘了自家人啊。你忘了?大前年的冬天,你腰疼的厲害,是我和善存叔輪流把你背到了鎮上的醫院。”

米善存是阿羞的三叔,這件事老米當然沒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