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總管,咱就眼睜睜的看著水師搞三搞四?那可是好幾百萬兩銀子啊。”從滋陽調回島上的王英東齜牙咧嘴的說著。

不管是按哪一派的結論走,那事成後具體的規模可都算小。

而且西式風帆戰艦的所需人員遠遠比中國式戰船來的多很多,只要大體的估算一下,那支風帆艦隊的總兵力就能超過三萬。

“老總管,至少三萬水軍啊,糧餉、耗費加槍炮所需,以及最為重要的船隻保養,輕飄飄的一年沒個三四百萬是打不住的。”

王英東見李勐不說話,李軒也不說話,只能赤膊上陣了。直接給李勐算起了一筆賬!

“光他們就三四百萬了,這要再算上現有的水師規模,還有已經在籌備的岸防部隊,那水師無論是從人數上還是從規模上,真就跟咱們齊肩並立了。”

兩者要是相加的話,這一年要花的銀子可真不少。

“是,這水師擴大規模是不關咱們陸軍的事兒,但錢上頭可關乎的緊呢。這財政上的總收入是有數目的。上頭一年能撥出多少銀子養軍,從理論上說也是有限的。水軍佔的多,咱們陸軍就要佔的少了啊。

就不說騎兵了,只說咱們新建的工兵部隊,還有炮兵部隊和輜重部隊。”

“上頭不一直都提到騾馬化這個詞兒嗎?可沒錢拿錘子去騾馬化啊。”

王英東說的是痛心疾首。作為一個陸軍高層軍官,他是絕對反對大海軍計劃的。

嗯,水師內部的方桉名頭上就叫‘大海軍計劃’。

李勐默不作聲,不過他心裡頭也在滴咕著什麼。作為秦朗最信任的鐵桿之一,他可比王英東更明瞭水師在未來時候的地位。

那廣袤無際的大洋,那麼多的海外之地,可不都需要水師戰艦去鎮壓嗎?

所以硬攔是攔不住水師的擴張的。

因為海外不比大陸,後者肯定是陸軍唱主角戲,可到了汪洋大海之上,到了萬里之外,那就肯定是海軍的主角了。

所以今後水師,也就是海軍。

這個詞兒是紅毛鬼那邊來的,李勐覺得啊,水師那幫子人早晚也叫嚷著改名的。

因為這水師倆字聽起來就沒海軍氣派,而且軍部都已經有陸軍這個稱呼了,水師那幫人就是沒有海軍也會搞出一個水軍來。

今後啊,這大海軍是少不了的了。但是陸軍的地位也不可能有動搖。

海上的利益是很大,然而國之根本還是在陸地上,要不然龍位你都丟了,海上就算還飄著幾百艘戰船也於事無補啊。

李勐不準備摻和這件事,王英東有些無奈的走了。

他來之前就已經有想到這個結果了。

李勐、秦德此類的肱骨鐵桿,那不管腦子如何,不管能力如何,卻是都有同一個特徵。那就是唯上命是從。

根本就不管不顧其他。

然而王英東就不成了。他是一樣絕對的忠誠於秦朗不假,但他做不到唯命是從。或者說他雖然不敢明著怎麼著,但是在秦朗的政治遊戲規矩之內,卻敢做些拖後腿的小動作。

這事兒與忠誠不可混為一談。誰也別覺得王英東的忠心不如李勐,只不過是雙方的根腳不同。

一個是早早就上岸的,甭管怎樣都不會有差了。而另一個則還在水裡遊,不鼓足勁兒,爭取個上游,未來就不見得能有別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