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大軍的作戰部署本就已經敲定了許久,也準備了許久。配置的民夫、糧秣、軍需也全都在戰前送到了前線。

現在大軍勐地被調動回援,那一切準備不全都白瞎了嗎?

不說秦朗大軍的趁機反撲了,光是各地聚集的糧秣軍需物資,那都是韃清不能承受的痛!

十幾二十萬戰兵要配屬海量的民夫民壯和牛馬牲畜,每天光是人吃馬嚼就要過萬擔。

前後幾個月時間的準備儲備,可以說多爾袞是掏出家底的來與秦朗大戰的。

這要是打不成,就韃清現如今的軍糧儲備情況,都很難說清軍日後還能不能發起第二次如此大規模的會戰了。

可不管怎麼說,多爾袞終究是要調兵勤王的。

今天到會的八旗權貴們已經把自己的家底兒通通都掏出來了。

從府內侍衛到旗下的奴才,從家奴到包衣,全京城叫得出名號的八旗權貴今都在場,各家各戶一共湊出了小五千人。

進五千青壯加上京城原有的守軍,從八旗兵到漢軍通通加到一塊,也有了兩萬人馬。

可是這兩萬人的質量是真的堪憂。

反正京城裡的八旗權貴們是全都覺得燕京城防不堅。

這就必然要抽調兵馬了。

而且速度要快,要趕在秦朗軍大量的火炮軍資送達薊州之前。

如果秦朗真的有機會攻下京城,他腦子瘸了才會按兵薊州不動呢。

之所以兵鋒停在薊州,完全是因為根本沒把握拿下京城。

火炮、火箭、彈藥等通通不充分,這種情況下去打燕京,秦朗就是有雷達在手他也沒把握的。

這是火力不足恐懼症。

燕京城裡可不但有一萬多軍隊,更有大量的韃清婦孺,可不能不把她們也算進去。一旦進入城中的部隊與敵形成巷戰,火力不足的情況下,那縱然能依靠刺刀去拼殺,麻煩也會很大的。

《仙木奇緣》

不但難以迅速的肅清殘敵,還會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而且更重要的是,很難阻擋韃清重要人物的突圍。

那多爾袞和順治只要人逃出來了,其他的八旗勳貴就是死傷再大,短時間裡也動搖不了清軍的根基。

到時候多爾袞振臂一揮,召集勤王的清軍反攻秦朗軍,秦朗到時候要怎麼辦?

他這次跨海北上本身就只帶來了兩萬陸軍,當然,水師中也有五千陸戰部隊。可後者既要守住大沽口,要不要鎮壓永平府,維持秦朗軍退路,根本就抽調不來。

秦朗能夠利用的就只有兩萬陸軍,甚至都還不到不夠。

所以他可不敢輕易的去揮霍。

兵鋒停在薊州,就靜靜的等待著清軍的反應了。

津門。

巴布海看著京城發來的聖旨,整個人都覺得要不好了。

多爾袞要他分兵一萬回援京城,這般一來,津門可還能剩下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