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調兵勤王(第1/2頁)
章節報錯
都說軍事是政治的延續,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
當清軍強勢的時候,勝利就遮掩了太多太多的東西。所有內部的矛盾、紛爭都被一場接著一場的勝利給掩蓋。
可是當失敗來臨的時候呢?
那昔日裡被這該的矛盾和紛爭就會一個比一個快的湧現出來。
比如豪格與多爾袞的矛盾。
也就豪格還有點腦子,知道現在絕對不能再出現爭權之舉,那會動搖韃清的根基的。而且兩黃旗現如今有了新主子,如鰲拜這種兩黃旗裡的干將,甭管與他私下裡的關係再好,可一旦自己(豪格)觸碰到了順治的利益,鰲拜就必然會站在他的對立面。
所以豪格選擇了共渡難關。
但這種情況的出現,真的,真的也預示著韃清政治大局的變動。
之前多爾袞是憑藉著絕對的權勢而壓制眾人的。歷史上他甚至都輕而易舉的把剛剛平定川蜀,立下大功,滅掉了張獻忠的豪格給摁死了。
那可是豪格啊。
皇太極的長子,順治的大哥,親王,旗主,一個實權在握的宗室王爺……
就那麼輕飄飄的便被多爾袞給整死了。(二月凱旋迴京,三月被多爾袞構陷削爵,事後被幽禁,四月死於獄中)
並且死後三個福晉被多爾袞、阿濟格和濟爾哈朗所娶,簡直是叫人眼珠子都驚掉。
可現在在原時空裡都已經快要死了的豪格,非但人還活蹦亂跳的,更手握重兵,成為了督導一方軍事的首領級人物。
這無形之中就已經對映出了韃清政治上的變化了。
多爾袞現如今地位依舊高崇,可原因卻不再是多爾袞以一己之力碾壓其餘了,而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韃清已經到了極度危險時刻,所以必須也只能團結在多爾袞的身邊,所有人都齊心合力,共渡難關。
多爾袞面臨的格局就是從之前的一言堂,徹底的變成了群策群力。
而這還是因為他手中握著韃清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多鐸集團的緣故呢。
沒辦法!
誰叫齊魯之戰的定策也是多爾袞拍板的呢。
阿巴泰同樣也是多爾袞用的人。
所以,代善老了是真老了,可千萬別以為邊上一臉本分的舒爾哈齊是真本分人。
在豪格、阿濟格、阿巴泰等多人離開京城的情況下,濟爾哈朗就代表著對多爾袞最直接的制衡力量,只不過濟爾哈朗腦子聰明,從來不去做什麼出頭的鳥!
“情況就是這樣。穆泰在山海關見過秦朗的大纛,阿克墩在盧龍也見過秦朗的大纛,還有遵化、薊州也先後出現過秦朗的纛旗……”多爾袞說著話,目光盯了一眼宋權他們,這真的是非戰之罪。除非是神仙,否則他親爹復生也難守住京東之地。
但是不罰也不成。
秦朗的大軍已經進入了薊州,距離通州、距離京城都只剩一步之遙了。
自己還想集結大軍與秦朗做正面對決呢,誰知道眼睛一眨,老家都要被人家給抄了。
多爾袞可不是無能之輩。
腦袋一轉就明白來秦朗的大軍為什麼會暫時停留在薊州不動了。
那可不是走不動了,而純粹是在等著自己發出急令,調遣各地兵馬回援京師呢。
但這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