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秦安把自己的老子繞過去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拉麥子,老百姓寧願自己出力氣都不會讓老黃牛出力,但是拉著石碾子打麥場,那就真的只能靠老黃牛了。
碾麥、揚麥,金黃的小麥被裝進鬥器裡,一斗一斗的倒入麻布袋裡。
這些麥子稍後還要好好的晾曬,但現在整個浮山整個登來都需要計算各地的小麥畝產量,必須絕對的驚喜準確。
糧稅必須要有一個準確的數字,而不是泛泛的五五開六四開七三開。
你知道人家一畝地具體是三百斤還是二百八十斤吶?
何況水田和旱田,肥田和瘦田那都是有不同的。
歷朝歷代都會對田畝分等級,秦朗當然也不會幹一刀切的破事。這就需要一個詳盡的數字來計算計算,得出一個平均數,然後再得出一個確切的精準數字。
一袋袋小麥堆放在邊上,只等著忙完了這一陣兒,就趕著好天氣晾曬。這麥子裡的水分都曬乾了小麥才能儲存的更長。
農忙這幾天沒有人會不捨得給家裡人吃喝的,再窮的人家也會吃幾天乾飯,何況浮山這兒的老百姓也不窮,至少沒誰餓肚子。
家家戶戶都是白麵饅頭油餅子,配上肉菜,油水就沒一個缺的。
比起三兩年前朝不保夕的日子,這就是天堂!
秦朗在浮山吃到了今年的新麥。
曬場上是被曬乾了水分的麥粒,第一時間就被送去了磨坊。
浮山這地方靠著河建起了一連串的磨坊,從最早的水力磨坊到現在的風車磨坊,也是一進步。
風車帶動磨坊裡的碾石從小麥上碾壓過,篩出麥麩,潔白細膩的麥粉被裝進袋子裡,那第一時間就蒸出白饅頭送到了秦朗跟前。
秦朗沒故作姿態的去拎著鐮刀搞搶收,他倒是更關心鐮刀的質量。
鬱洲山島的產品以事實證明了自己超人一等的品質,比起鐵匠鋪打製的鐮刀耐用多了。
秦朗在這兒也辦了一次茶話會,整個登來的軍政要員紛紛到期,然後感受著一股股尊崇敬愛之意,這滋味兒就是比那撲面而來的深深惡意受用多了。
之後又往膠州港走了一圈,登州都沒去,數艘大船在膠州灣揚帆起航,人就回鬱洲山島了。
……
黃昏時分,颳了一日的海風小了些,天上微微泛著些黃暈的雲彩裹著一輪發紅的日頭,漸漸地沉了下去。
暮色四合,彤雲向晚,廣闊的天幕上閃出了幾點星光。
秦露帶人出了國公府,門外早就後者一輛備好的驢車,一路不張揚不顯眼的回到了自己家。
身邊的婢女打起轎簾子,秦露覺得一股子熱氣是撲面而來,驢車裡早倆個時辰就放置了冰盆,溫度比外頭可好不少。
秦露下意識的用手絹擦了一把汗,這才抬腳下了驢車。
隨手遞給婢女一個小銀錁子,說道:“大熱天兒的,一接一送的不容易。這些個錢你們拿著吃些酒去。”
這都是秦德府上的人,來接秦露這不是應該的麼,現在還能得到外快,叫幾個人如何不喜歡?領頭的一個忙陪笑道:“謝姑娘賞酒吃。原本就是小的們該做的,這可怎麼好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