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曲阜孔家的焦慮(第2/3頁)
章節報錯
畢竟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事一起誰也無法預測最後的結果。
多爾袞等韃清高層即便對阿巴泰很有信心,也認為自身在齊魯的佈置甚為得利,秦朗不可能如願的席捲齊魯的,可多防一手總是有備無患不是?
孔胤植中人之才,接到燕京傳來的訊息後是一籌莫展。因為在他的眼中,金陵君臣根本就不可能幫著韃子去扯秦朗的後腿。
清軍雖然去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慘敗,但清軍依舊霸佔著荊襄之地,今春後兵鋒依舊勁銳,一邊堵著三峽,一邊不斷的於贛西之地攻城掠地,對於金陵朝廷繼續擁有著莫大的威脅。
這種情況下,秦朗大舉進攻齊魯,那是在幫金陵解圍,在幫金陵減輕壓力,崇禎君臣怎麼可能如此不智的去扯秦朗的後腿呢?
可宋祖乙卻從中看到了玄機,然後孔胤植上躥下跳一番,一個叫孔氏一族穩坐釣魚臺的計策便就出爐了。
一切視濟寧之戰的結果為準。
秦朗大軍若是拿不下濟寧城,那一切野望就盡休提。
這種情況下,孔家根本就用不著去勸說金陵拖秦朗的後腿,燕京那兒也不需要。
但秦朗大軍要真是拿下濟寧了,宋祖乙再不通兵法他也知道滋陽的守軍,必然是秦朗佈局中極重要的一個棋子。
而屆時孔家只需要順水推舟,從金陵那裡討來一封聖旨,就足可以叫滋陽變成死棋。
對於燕京來說,孔家只需要把這件事幹成,就足可以叫那邊滿意了。
而對於金陵來說,讓齊魯化作一個爛泥潭,讓秦朗與韃清不停的往內裡投入兵力物力,這顯然也是他們願意看到的。
而且孔家的存在感和份量,也只有秦朗與韃清雙方交戰緊張的檔口,才能完美的體現出來。
這可是一舉而多得。
宋祖乙妙策一出,他的老丈人就滿意的不得了。
立刻給燕京回信,拍著胸脯保證自己一定遵從攝政王的吩咐,然後再連連勾動南面的一些人,輕易的就說服了崇禎。
別問這個時候長平在崇禎眼中還有沒有份量了,在天下面前,崇禎帝半絲親情都不會講的。
如此,宋祖乙在孔胤植面前,豈還能沒有份量?
某種意義上說,在孔胤植的個人核心集團裡面,宋祖乙的份量可比孔尚睿高多了。
這就是謀主啊。
現在這幾個核心人物團坐在一起,商議著接下的事態變化。
滋陽城突如而來的劇變把此前計劃的妥妥當當的事兒變得一下子無法預計了。
但這並不是孔胤植最擔心的。
反正他已經盡力了,是朱以海不中用,關他孔胤植鳥事?
任韃子再不講理,也不可能在這點上對他不滿。金陵就更不會如此了。你老朱家的人關鍵時刻掉鏈子,這怨得了誰?
“魯王和李總戎處多少會露些痕跡,得罪齊國公是必然的。兼之齊國公非同常人,手下制度行事與大明截然不同,……”
“是以小胥以為,岳丈所思極是。”
就不要再藏著掖著了,有什麼好東西趕緊拿出來,送到那位爺跟前求原諒。
至於還沒成年的小舅子孔興燮的意思,那聽聽就算了。還想當真不成?
孔興燮小臉漲紅,還想說真沒,但被他老子一個眼神掃過,是全憋回去了。
宋祖乙說的都是真心話,說真的,他對於秦朗現在所施行的制度真的是很害怕的。因為秦朗的制度與傳統的科舉傳統的四書五經全然不相搭。
雙方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路線。
一個是大而化之,概括而論,走的是綱領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