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給你們機會了,可別不中用(第1/3頁)
章節報錯
多爾袞在這個寒冷的冬季裡搞起了新漢八旗軍,秦朗自然也不會白白浪費時間。
隨著冬季的到來,遠在齊魯的膠東是什麼情況且不去說,只說這海州和邳州。
秦朗聲勢不顯卻震若驚雷的做了兩件大事。
第一是正式的對著兩地下達了大練兵通知,海州還有邳州的民團民練武裝都接到了通知。
規定時間,規定地點,有規定的人員來負責操練操演他們。
合格者留,不合格者去。
秦朗這是第一次明目張膽的表露出要吞吃海州和邳州的意願。
往日裡這種冬季練兵操演只限於海州境內的,海州的民團民練說起來還是地方鄉間武裝,實際上早就被劉源給收編。只不過從來沒這麼正式過,要求也沒這麼嚴格過。
而邳州,準確的說是司吾山以西,那可是秦朗從來沒去插手的地方。
現在他是要徹底揭開這層面紗了。
訊息傳出來後,路振飛並沒表示什麼,那現任的邳州州官先就撂挑跑路了。
路振飛和金陵就跟沒長眼睛一樣,視而不見。
至於那是否背地裡另有無數爭論,就沒人知道了。
第二件事就是清丈田畝。
整個淮揚江南之地計程車紳官僚顯貴們是終於看到了他們聞名已久的“清丈田畝”了。
與前一個鬧得沸沸揚揚的告知不同,這清丈田畝一出,整個淮揚連同江南雖然有無數雙眼睛死死的看了過來,卻一片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根本無力阻止秦朗的行動,就跟此前秦朗改動了一條鞭法,把田稅從裡頭取了出來,單獨列放,還嚴格規範了火耗比例,無數人也是沸反盈天,可實際上呢?屁用沒有,甚至在輿論大義上都不能徹底的壓倒對手。
秦朗先是打出了‘江山社稷為重’的旗號,然後又用一個個再詳實不過的資料表明了清丈田畝和稅制改革後的成果。
糧食還是很重要的,沒必要換成銀子。因為在糧食換成銀子的這一過程中,農民們太吃虧了。
只這一改動秦朗就成了無數農民心中的救世主。
而改變後的結果,說真的,那成果也真的是很喜人的。
不管是糧食物資還是白花花的銀子,說是一年稅賦頂兩年都不為過。
大明王朝稅賦鼎盛時期,一年可入庫糧食三千一百萬擔以上,這還不算其他,以至於永樂帝都說這個數已經夠天下用的了,不必再增加了。不過人家臉皮子沒康麻子厚,能厚顏無恥的說出永不加賦這四個字來。
可現在照著秦朗從海州刮出的油水,這還只是他沒有動手清查田畝之前,僅僅依照著官府的魚鱗冊徵收的田稅和自己另外加收的商稅,那數字普及全國,就顯然能超過當年的永樂盛世了。
當然了,這裡如此之對比對永樂大帝言是嚴重的不公平的。
明初時候的銀子多值錢啊,可遠不是現在的白銀所能比的。
但不管怎麼說,這些個數字,這些個被秦朗公開公佈出來的數字,那都能震動不少人的心。
尤其是在這個天下板蕩兵荒馬亂,朝廷尤其需要錢糧的艱難時節。
這些數字還是很能煽動人心的。
即使不能讓秦朗徹底的壓倒官僚士紳們的輿論,卻也可以保證他不被官僚士紳所壓倒。
只不過《新聞報》現如今的發行範疇越來越狹窄了,雖然它還能被很多有心人看到,可影響力在不斷的見弱卻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這就是官僚集團動用的盤外招了,我直接卡住你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