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新人來投(第1/3頁)
章節報錯
九月裡,海州的氣溫已經變涼了很多,活躍在遼海的秦朗軍水師紛紛折轉回渤海區域。
秦朗也帶著自己的水陸大軍返回了來。
而至於他老丈人落實下來的封賞爵位,說真的,秦朗並不怎麼看重。
雖然齊國公這個名號已經很重了。
在漢家體系中,“秦、晉、齊、楚”這四個稱號,那可是第一等的封號。
只不過後世穿越來的秦朗更能透過表面看穿本質, 什麼齊國公不齊國公的?這年月裡,拳頭大的才是爺。
但這訊息傳到海州傳到鬱洲山島後,秦德等人可就是一片歡愉了。
等秦朗帶著人馬從金陵離開,人回到鬱洲山島上的時候,府邸早就更換了匾額,就連碼頭上都多出了一個齊字大旗。
所以這秦朗軍日後也多會被人在私下裡稱之為‘齊軍’了。至於明面上, 那當然還是明軍!
秦朗回到鬱洲山島,顧不得跟府內的鶯鶯燕燕們歡戲, 先就舉行了一場規模浩大的公祭,之後撫慰烈士遺屬,走訪退伍的傷殘軍士,然後還有選拔新兵,巡視學堂講習班等,一系列的事務做完的時候,時間都已經是十月了。
崇禎十八年的冬天似乎是特別的冷,大前日起天便陰沉了下,烏壓壓的雲彩厚得透不過一絲兒日光,天氣又潮又冷。到昨日,一場大雪扯絮一般洋洋灑灑落下,直到今日午後還未停下。
入夜了,秦德府上的後院中仍隱隱地傳出咳嗽的聲音。程姑姑帶著提著食盒的小丫頭正順著遊廊進來,聽到了壓抑的咳嗽聲,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掀開厚厚的棉氈簾子, 裡邊一股暖氣撲面而來。幾個小丫頭、姑姑都在外間兒候著,一絲兒聲音也沒有。
但沒人來攔程姑姑。
後者也不說話, 只接過小丫頭手裡的食盒,走進了裡間。
秦張氏正斜倚在地炕上, 身上蓋著輕便暖和的絨被,身邊的丫頭幫她掖著被角,秦露一臉憔悴的在一旁剪著燈花兒。見程姑姑進來了,忙上前接過了她手裡的食盒。
剛進十月裡江淮之地就下起了大雪,天氣驟然變冷,秦張氏一個吹風人就病倒了。
雖然她一直說自己不礙事,說是這兩年過慣了富貴日子,這是得了富貴病了,連個小小風吹都經不住了。
但是這國公府內誰還不知道秦張氏的地位?
就連長平這位長公主都要對秦張氏禮讓三分的。
聽到秦張氏染病的訊息,長平若不是懷著身孕,都要親自登門探望了。
和聲和氣的與程姑姑絮叨了幾句,秦露把程姑姑恭恭敬敬的送走,回來的時候就發現自己母親臉色正在不停的變化著。
“露兒,你說為娘要不要應了公主?”
秦張氏拉著秦露的手說起了事兒來,卻是長平這不懷孕了麼,之前她經手的一些事兒那就不好再去打理了。
至少是不可能頻頻出府的去親力親為了。
可這些事兒長平卻不願意教給魏清慧、溫嵐等人,而是想把府外的這些事兒教給秦張氏代管。
這可真把秦張氏給難住了。
她在長平上島之後就痛快的退出了秦朗後宅,那就是為了不跟長平起什麼矛盾,同時也是為了及早抽身。
因為秦朗府中可不是隻有長平一個人,那是明眼看的倆集團, 而秦朗即便再看重長平,這嘴唇和牙齒難道還能不磕著碰著嗎?
早晚都是有麻煩的,多多少少大大小小都是會有麻煩的。
秦張氏何苦去受啊?
她男人她兒子,甚至她女兒,全都身負要職,秦張氏覺得自己家的份量已經很重很重了,不需要她再增添籌碼了。
心裡頭是早就決定安安穩穩的做自己的老太君。
也因此,這小一年時間裡,秦張氏秦露母女與長平一班人處的很好,雙方彼此間沒什麼利益上的衝突,秦德一家也就顯得相當的‘與世獨立’。
秦張氏腦子有病了才會再度摻和進國公府後宅紛爭。
那位長公主殿下不把手中的東西分潤給自己的那些個小姐妹,你能說她沒有私心嗎?
秦張氏作為這個接鍋的,甭管她想不想,當她接下了這些差事之後那就已經把她人給得罪了。
可她要是不接,那何嘗不是得罪了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