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俘虜的下場(第2/3頁)
章節報錯
清軍自從擊破李自成主力,逼降十數萬左軍,然後一路東向,破池州,圍銅陵、蕪湖,大軍出太平直接殺到應天府境內,兵鋒直指金陵,曾經是多麼的猖狂不可一世啊,可此時此刻各營中卻瀰漫著一股恐慌的氣氛。
不管是八旗還是左軍降將,那都不是不知兵的白痴。
他們當然‘看清’了秦朗的意圖。
江浙幾府就任由清軍去蹂躪,隨便你怎麼做,我就在你迴歸的路上等著你。
歷經了徽杭古道的跋涉,還有雨季裡江南新軍的不方便,如大炮這種笨重的武器,清軍多多少少都有遺棄,還有受潮的藥粉也被大量捨棄,這就是一直在削弱清軍的硬實力。
更不要說現在還有另一個新發狀況重重困擾著阿濟格等清軍高層。
那就是軍中的病疫。
不管是滿蒙八旗,還是尚可喜、耿仲明為首的八旗漢軍,那可都不是江南人士。
從北方乾燥的氣候環境裡來到了潮溼悶熱,多水多雨的江南之地,一個水土不服就讓他們病倒了多少人?
之前清軍一直在打勝仗,處在進攻態勢裡,軍心鼎沸,佈置行動也從容的很,安營紮寨和後勤補給都能做到最好最棒,一定程度上就也抑制住了病疫的發展。
可當他們攻勢受挫,後方退路被斷,無奈掉頭南下,繼續受挫,只能被逼的竄入浙中,這當中清軍即便連下數座城池,收穫了極大的財富錢糧,可你要說他們此時此刻的戰鬥意志和士氣就已經恢復到了中前的水準了,那是在扯淡。
看似不斷的攻克城池,實則是清軍不覺的加快的行進速度,這就大大惡化了他們的後勤條件。
士兵的身體機能受挫,病疫自然就也隨之而來。
何況清軍中也沒有嚴格要求的衛生條律,隨地大小便和喝生水,這都是軍中非常常見的一幕,這就更加大了病疫的誕生和流傳。
所以阿濟格領著大軍進入江浙以來,病疫就猛地爆發來,而且這些天過去了,病疫的勢頭不僅沒有削弱,反有更進一步的態勢。
這著實讓阿濟格擔心。
而且更糟糕的是,清軍都已經包圍了杭州城了,怎麼還不見秦朗有動靜?
谷榩
他部要是一直留在徽州,卡著時間點跑到嚴州、衢州去堵截他們,清軍的麻煩就更大了。
天知曉現在阿濟格有多麼的後悔,後悔自己沒有在蕪湖屯駐重兵,後悔自己為什麼不果斷丟棄重炮物質,從繁昌繞城奔往銅陵。
一念之差,就已然把大軍處在了眼下這個危險境地。
軍中病倒的八旗將士越來越多,這訊息是瞞不住的,也會重重挫敗軍中計程車氣,那秦朗要是真一直不動彈,阿濟格在杭州城下可跟他耗不起時間。
舟山副將黃斌卿已經提前一步領兵進援杭州了,其部並不是什麼精銳,甚至都是一支水兵。
但黃斌卿參與過平定奢安之亂,還在胡建跟荷蘭人交過手,並且協同鄭芝龍參與過討伐海盜劉香的戰事。張普薇之亂時,也曾參與平叛。總的來說戰鬥經驗還是很豐富的。
杭州城也正是有了黃斌卿,這才沒有被一衝就垮。
黃斌卿無力擊敗清軍,但他只是固守城池,並且有杭州城內的官員士紳富商出人出力,召集大量的鄉兵民眾來幫助守城。
那不敢說就此便固若金湯了,橫豎短時間裡,清軍別想輕易拿下杭州。
此外還有蘇松總兵王之仁,他是東廠大太監王之心的堂兄弟,亦率數千兵丁,並戰船上百艘,進抵嘉興。
同時金華府的朱大典,紹興知府於穎也打起了保衛鄉梓的大旗,散撒錢糧,招募鄉勇民壯。
對於手握重兵的阿濟格來說,這些個人全都是烏合之眾。
如果換成另一個局勢,他保管能兵分四路,也通通打爆他們。
但現在這不是局勢不一樣了麼。
阿濟格甚至都不敢在杭州城下多待了,因為他已經斷定,秦朗是吃了秤砣鐵了心的不動彈了。這就意味著他部要在衢州與秦朗大戰一場。
如此的話,阿濟格自然不敢在杭州多耗費精力,甚至連紹興和金華,他也不敢多給朱大典和於穎時間。
浙中地區錢糧富足,如果給了於穎、朱大典充裕的時間做準備,鬼知道他們能拉出多少人馬。
所以別看杭州城外的清軍火炮依舊在不斷的向城內轟擊,可事實上啊,清軍已經要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