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下,將來湖廣的變局究竟會發展到怎樣一個情形,那可就早就超脫了秦朗的先知。

甚至從那時候開始,這天下局勢的變化,就已經會完全脫離了原時空的軌道了。

秦朗現在必須要手中留著一支人馬,時刻關注著南方的局勢。

萬一老天爺再要幫韃子一手,等清兵飲馬長江的時候,左良玉病死了,李自成被殺了,那他可就要楊帆長江,為他老丈人穩住江南這一畝三分地。

這種情況下,膠東的戰局,根本就無足輕重麼。

只要能保證登萊水城的絕對安全,讓水師部隊可以繼續縱橫渤海遼海,能保證膠東州縣的相對安穩,叫百姓們喘口氣,那就可以了。

“白太海死了?”

秦朗都沒拆開手中的急報,對著眼前的秦安問道。

“公子爺明見,白太海在營壘裡埋了藥粉桶,最後時候引爆藥粉桶而亡。”

秦安心底裡已經對白太海豎起了不止一次大拇指,真是條漢子,但這個時候他還是經不住又讚歎了白太海一聲。

區區兩千人馬力阻多鐸九日有餘,期間大小數十戰,斃傷清軍不下五千人,縱然裡頭的滿漢蒙八旗只是很少一部分,但如此戰績也足夠白太海自豪了。

“是條漢子。”

秦朗拆開的信報,那邊傳來的訊息沒什麼緊要的,除了彙報了白太海殉死的訊息後,就是報說與其弟白太河接上頭了。

“白太河在李順的前程不會有差。”

這次可多虧了白太海,硬生生的阻擋了清軍的火炮輜重九天有餘,要不然多鐸怕早就殺到長安城下了。

李自成倉皇而退的必然比現在要慌亂緊張上數倍。

說起來也真可笑,一個前明降將,還是他秦朗親手發展的細作,卻為老李拼盡了最後一滴血,生生的幫李自成邁過了一道生死門檻,這真是叫人怎麼想都覺得‘怪’!

“讓新聞報別在跟那些個大頭巾們吵了,任他們說去吧,把輿論轉向關中之變,轉向湖廣。”

秦安退下去後,秦朗招來身邊的秘書吩咐著。

這不是他想用一個熱點訊息去覆蓋另外一個熱點訊息,因為這效果不大。

因為他相信,關中的變局縱然會極大的震動著江南,乃至等到李自成敗退荊北,再接著逃奔長江之南後,那些個讀書人還會更加的慌張,可他們慌張歸慌張,痛罵秦朗卻還依舊會痛罵!

這就是文人的尿性!

但是《新聞報》與之爭吵了那麼久,吵得《新聞報》從此前發行渠道覆蓋整個淮揚地區,甚至都已經在江南建立了幾個橋頭堡了,到現在只能曲縮在淮揚北部幾地,連淮河都要過不去了,那實在是戰果輝煌的很吶。

沒辦法。

得罪了全天下計程車紳地主集團,在江南淮揚政治秩序還沒有被打亂的情況下,那些個士紳地主們實在有太多的手段來對付《新聞報》了。

不看最近時候,連撫寧侯朱國弼都跟秦朗生疏了麼。

秦朗知道這就是一場吵不贏的架,而且吵到現在,說真的,引發的爭議已經足夠大了。

《新聞報》在秦朗的指導下,主抓‘忠君報國’這四個字。

——現在大明缺錢缺銀子啊,可大明的官兒和士子們卻始終一分錢一粒兒糧食都不交,大明養士二百餘年,就養出了這麼一群只顧自家小利而枉負國恩的忘恩鮮廉寡恥之徒嗎?

把清丈田畝和官員不納稅以及投寄等通通聯絡起來,就是緊緊扣住錢糧二字。

這是因為秦朗有自知之明。知道在引經論點上頭絕對不是那些個大頭巾們的對手,所以咱就不去引經論點。

而且千萬別小覷了佔領道德制高點的作用,在封建時代,‘忠君報國’這四個字那是有著叫無數人閉嘴的威力的。即便他們心底裡破口大罵,可這明面上,誰也不敢對這四個字說個不字!

秦朗照樣被罵的狗血噴頭,但哪又怎麼樣?他被罵的再狠也始終不會歪倒,這就夠啦。

膠東戰場上抓的俘虜也都被送去了日照。

不好留在當地,群眾基礎太差了。

還是打包送去日照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