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飲馬渡秋水(第2/2頁)
章節報錯
攜著金聲桓站到大大的地輿圖前,後者之上已經插上了一面面小旗。
綠旗代表清兵,紅旗代表明軍,一目瞭然。
地輿圖下放著薄鐵板,小旗的底座上鑲嵌著磁石。
一面小旗代表著一千人,一面中旗代表著五千人,一面大旗代表著一萬人。
金聲桓還是有著一定的軍事能力的,先看明軍的旗幟,心中就已經有了大致的定論。
“這一面大旗就是一萬人?”
“對,中旗五千,小旗一千。”
所以鏡山明軍前營打著金字旗號,就是一面中旗加兩面小旗。而後頭的大營,分別是高、文、劉三面旗幟,就是三面大旗。
“那駙馬何以知曉韃子的佈置?”
鏡山那邊的情形還情有可原,叫金聲桓不可思議的是秦朗對清軍的佈置。
徐州四面各有多寡不一的兵力佈置,還有大炮數量,這就扯了吧?
“哈哈,金將軍啊,豈不聞一句話,有錢可使鬼推磨?”
“況且清兵中多為我大明降兵,內中本就有心念大明之人。”
秦朗輕飄飄的兩句話就把金聲桓搪塞過去了。
畢竟秦大駙馬不缺錢花的標記早已經深入所有人的人心了。
金聲桓作為從軍多年的老油子,他不相信心念大明之人,但他絕對相信心念金銀之人。一時間對於秦朗的膽大妄為也消了幾分憂慮。
這位爺都有情報在手了,還敢玩單打獨鬥,那必是有依仗的。
“明日我軍起身逼近黃河,鏡山人馬亦當往南而來,最好移師鎮口閘,好牽扯住北面之敵。”
“這個義不容辭。”
鏡山的幾萬大軍沒膽子找清軍放對,可現在人數稀少的秦朗軍願意來打頭炮,那叫他們在一旁搖旗吶喊壯壯聲威,高傑等可都是推辭不得的。
然後兩人又針對接下的戰局和配合進行了深入的洽談,當然這只是商量個大概,戰情變化莫測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的預測能一成不變。所以兩邊只商量了個框架。
具體的行動還要看接下的戰局進展。
軍營的外頭。
李軒正帶引著一隊騎兵馳騁在平坦的沃野上,四野蕭條,沿途村落盡毀,曠野上根本見不到人煙升騰,似乎他們一行人馬就是這天地間僅有的活物了。
清軍的到來給徐州的是毀滅性的摧殘。
不過李軒沒有那麼多感慨,駿馬賓士時,他的心情只有暢快。
歷經過當年的浮海入關,又歷經了吳橋兵變,還有清軍的幾次南略,屍橫遍野民不聊生的場面他早就習慣了。
“軒爺,那邊有白煙……”
一人的興奮叫聲把李軒從縱馬賓士的快感中驚醒,定目向著斜處裡一看,一處廢棄的村落裡果然升起了一股煙來。
“走,咱們看看去!”
李軒的精神一震。
身為騎兵,斥候探馬就是他們天生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