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徐州,鎮撫島上數萬民眾的民心才更加重要。

數萬人分做兩大片,一東一西,然後再以百戶為單位散居在前後雲臺山山麓。

偌大的雲臺山並非一個整體,或者說海平面的上升讓雲臺山山脈分成了前中後三段,從南至北排列。

簡單的來說,與海州城相對的西港區就在前雲臺山,而後是雲港港口所在的東港區,就在後雲臺山。

現如今,依託著山體,大量的木屋和土坯房已經被建起。

這些東西都只是一個過渡,但卻也叫投來的人丁都有了一容身之所。

雨季一來很多工程都要停工了,但讓那麼多人閒著沒事兒幹也不可能。

人是必須有事幹才活的有意義。

這一閒著就愛胡思亂想,沒事兒也能生出事兒來。

所以,下雨天這些人也不能閒著。

先去挖水渠,然後去搬運碎石投。

水渠不用多說,碎石也是建築的必須用料。而云台山到處都是山,用藥粉炸碎了,那些碎石子就能用了。

也甭管破壞環境不破壞環境,現在不講這個。

最後再去砍樹。

把一顆顆生長了幾十年乃至幾百年的大樹砍下來,主要是松樹杉樹柏樹榆樹,拖下來,拖到木料廠燒碳廠,拖到碼頭港區,反正都能用到。

這些都是需要很大的密集勞動力才能顯現出效果的事情。

反正在接下的兩三個月裡,他們是不會有空閒的。

哪怕秦朗開恩讓他們休息了,那一個個還有各式各樣的“學習”等著他們呢。

從各類規章制度的宣講,到自始至終都有的掃盲班,還有聽人說書講古,乃至是看大戲,秦朗把所有人都安排的清清楚楚。

這思想領域是絕對不能放鬆的。

說書講古和看大戲,乃至日後還要進行的訴苦大會,這都是手段。

雖然這些手段現今主要針對的是滿清,但捎帶一二大明朝還是可以的,日後轉成貪官劣紳也是輕而易舉。

比如說書看戲全都有的《盧象升》。

對於這位先賢,秦朗是一百個佩服,真正的下馬能安民,上馬可統兵。所以大明朝對之挺那啥,可這不耽誤秦朗把他捧出來啊。

宣揚盧督師之忠烈,不用順帶,楊嗣昌、高起潛就已然醜態畢露,就足夠打明朝的臉了。

當然,楊嗣昌其實也不容易的,他一孤臣,跟盧象升這個東林黨先天上就尿不到一個壺裡。自己在前線做事,怕是大半的精力都要放在後頭防備著射來的暗箭。可是在戲裡頭就不需要表現出來了。

然後再來罵一罵洪承疇,更愜意了。

再比如編排戲曲文字時,主角固然是因為韃子的南下才家破人亡,慘不忍睹的,直到來到了紀莊來到了鬱洲山島上才過上了吃飽睡好的好日子。

可在此之前他們在大明朝手下過得日子也同樣慘兮兮。

還有那在大明朝時候就已經受不了貪官汙吏的剝削而逃到山上去的主角,乃至是以小袁營之人為主角的,都是黑韃清和黑大明兩不誤。

如此之戲曲文字當然比不得《牡丹亭》、《拜月亭記》、《玉簪記》之類的精品,無論是遣詞造句,還是曲譜音調,絕對都需要很深很深的打磨。

可擋不住百姓們喜歡啊。

他們可都感同身受!

而百姓們一喜歡,那精神上就自然而然的受到了影響,久而久之,可就遂了秦朗的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