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也就相當於間接提升了他自己的被關注度。

最後,他就可以趁機營銷自己的新遊戲了。

當然,在此之前,他已經在圈內打聽過《逃離方塊》製作人的情況,基本可以確定對方就是個毫無背景的新人。

這也是他敢找上對方的前提條件。

至於他為什麼會找對方這樣的小萌新……

主要是他打聽到,《逃離方塊》是最近上升勢頭比較猛的一個系列遊戲,銷量和熱度雙雙走高,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衝上本月的新遊熱度榜,算是一個比較適合碰瓷的物件。

“雲生”工作室總共只有三個人,而且還都是年近三十的大齡男青年。

他們人脈稀少,資金有限,缺乏拼勁,根本沒勇氣去碰瓷那些大型工作室和遊戲公司,最終也就只能把目光放在一些有熱度作品的新人身上。

這已經是周生第三次做這種事了。

而他的名聲之所以還沒變壞,主要是因為他做事很剋制,很有分寸。

畢竟從本質上來說,他之前評價《逃離方塊》的那段話,雖然刻薄了一些,但終究是沒有帶上十足的惡意。

在普通路人眼裡,這最多也只能算是“銳評”,根本談不上是刻意針對。

正是因為有著這份剋制,他才能躲過許多麻煩。

同時也正是因為前兩次都沒碰上什麼麻煩,他才會不帶多少猶豫地執行這第三次。

眼下的這次“碰瓷”,雖然因為粉絲衝擊了b站小主播的緣故,已經開始變得有些失控,但周生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小心謹慎慣了,偶爾放寬心玩一次其實也無可厚非。

說到底,這就是兩個遊戲圈底層遊戲製作人的互毆,再鬧騰也影響不到大多數人。

嗯,問題不大。

正在這時,一陣敲門聲忽然響起,將周生的思緒拉回到了現實。

周生摘下眼鏡和帽子,起身開門。

站在門外的是他工作室的文案兄弟,兩人都住在這棟房子裡。

“怎麼,有情況?”

“嗯,《逃離方塊》的製作人在微博上回應你了。”

“哦,他是怎麼說的?”周生小小驚訝了一下。

都兩天過去了,他還以為對方已經認慫不敢回應了,沒想到會在今晚突然出現。

“他問我們什麼時候開始,問一個小時以後可以嗎?”文案複述了自己在微博上看到的那條回應。

“一個小時以後?”周生一怔,轉頭取來手機,登上微博檢視。

“他的微博名叫‘傳火者’。”文案適時提醒道。

“傳火者……”

周生低聲重複一遍,忍不住笑了笑,“這名字還挺有夢想的啊。”

他搜到“傳火者”這個暱稱,並且很快就看見了對方發出的回應以及那個連結。

“這連結是……”

“《逃離方塊:哈維的盒子》,他剛剛上架發售的新遊戲。”

“不是說要一個小時以後開始嗎,他現在就上架新遊戲是什麼意思?”周生不理解。

既然是競爭,那自然就得做到表面上的公平公正。

即便兩人只比遊戲評分,不比銷量,那也應該同時上架發售遊戲,而不是一前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