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殿前司的軍人,為何不行?(第2/4頁)
章節報錯
澶滑線。
殿前司鐵騎軍。
一群休息中的兵士聚在了一起,說著自己經歷的事情。
兵卒呂大壯閉著眼,自覺地心頭火熱熱的∶“嘿,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讓人感謝呢!”
“可不!”呂大壯身旁的胡牛兒說道∶“看著那老人家感激的樣子,總。
覺得不是滋味,自己以前有些混賬了。”
他言語間有些懊惱,境界徒然昇華。
胡牛兒的話引來了陣陣附和。
殿前司鐵騎軍是殿前司的王牌軍由後漢小底軍改編而來。
如鐵騎軍這樣的強軍,兵卒都是千挑百選的精英。
這類人往往天賦異稟,生來就很強壯,大部份人多多少少都有恃強凌弱的經歷。
或是因為吃不飽肚子餓,或是因為精力無處釋放。
本來就是武人至上的時代,誰不是從地痞流氓裡走出來的?
這類人得到的大多都是懼怕排斥,背地裡的唾棄,從來都不知道被人感激,被人拉著手道謝的滋味。
此次他們奉命通渠,他們的用水飲食多是附近官員組織村縣裡的老人婦女準備的。
因為村縣裡的男人不是通渠就是上黃河旁堵水抗洪去了。
老人婦女自然負責這些瑣事,面對一個個幫著通渠的恩人,老人婦女自然是一千一萬個感激。
這給了兵卒們不一樣的感覺。
面對這些發自內心地感謝,不少人漸漸感受到了榮耀的滋味。
此次禁軍北上,說起來是萬眾一心,十三萬人逆行。
但其實做到這點並不難,軍中的決策者就是那小小的一群人。
羅幼度下令∶殿帥韓令坤,馬帥高懷德、步帥韓通,統軍曹彬,這四人接令執行。
以朝廷的軍紀,沒有人敢公然違背。
此事從未有先例,人雖領命北上,不情願地並非沒有,不為羅幼度《致全體羅虞將士書》所動的大有人在。
可但他們面對百姓無盡讚揚,遠高於頂的文人,寫字歌頌的時候,那種不情願都煙消雲散了。
軍人的榮耀開始在他們心中留有一席之地。
有些時候,虛無縹緲的東西,確實能夠給人,莫大的動力。
遠處一人徐徐走來。
“政委來了!”
“政委!”
“政委……”
軍中都是大老粗,很多人不識字,想要寫信或者寄錢回家,都不知道從何入手。
政委的出現解決了很多兵士生活上的問題。 @
尤其是第一批政委都是精挑細選的人才,很輕易地就憑藉親軍的工作,得到了大多數兵士的愛戴。
鐵騎軍政委浦浩眼眸中帶著幾分疲累,跟著左右兵士打著招呼,來到一人身旁,踢了踢躺得四仰八叉的鐵騎軍都虞候穆波,讓他收收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