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勘測啟動的前一晚(第2/2頁)
章節報錯
“......沒那麼誇張,我之前登珠峰的時候也有過36小時沒有睡眠的情況。”
“那是你,你是我們隊裡體力最好的人之一,其他人的體力是達不到這個水平的,我建議還是保守點,什麼也別減,我和劉楚可以多背點你也是,咱們分擔一下,走得慢總比走不過去好。”
聽到他的話,張甫沉吟著點了點頭,回答道:
“那就先按這個方案吧。皓哥,你怎麼說?”
“我同意,其他人呢?”
“同意。”
收集完所有人的意見之後,關於應急燃料的討論最終定下了方案,幾人從屋裡走出來,交代清楚注意事項之後,便各自散開自由活動。
張甫和李睿跟在青皓身後,三人一起走到江邊,看著寬闊的江面,張甫感慨地說道:
“從這個視角來看,要把這條和搬到西北去,真有點天方夜譚的意思啊。”
“你看,往西邊看就是南迦巴瓦峰,周圍全是山脈,別說到西北了,光是從這裡到帕隆藏布,高差就有接近三千米。”
“這世界上有什麼水利工程可以把一條河抬升三千米嗎?我好像聽都沒聽過。”
“長龍山那邊的抽水蓄能電站最高水頭是有800米的,應該是我們建設過的最大的泵站專案了。現在技術還在發展,如果華物院那邊把核聚變發電搞出來了,能源問題解決,我們完全可以在這塊區域建設3到4個階梯泵站,分階段向上抽水。”
“就算沒有聚變發電,從雅魯藏布江水電站那邊調電過來,也完全可以支撐泵站執行,從技術上來說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聽完青皓的解釋,張甫和李睿兩人若有所思地點頭。
實際上,他們對這些技術上的細節並不算了解,在這支勘測隊伍裡,他們的角色更接近於專業顧問人員,負責的是野外生存、登山方面的專業技術指導,對方案的整體架構並不瞭解。
所以趁著出發前的最後時間,張甫打算多更青皓聊聊正如他老爺子所說的,自己總是要更進一步的,多學學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以後才能走得更遠。
“我之前聽說,通天河專案是高程遞減的,怎麼到我們這一過來就要建泵站,這不是更總體策略相反了嗎?”
聽到張甫的問題,青皓搖了搖頭,回答道:
“高程遞減的是另一條路線,那條路線走的是從安北山到金珠藏布、到金珠曲、然後沿國道219向東的方向。”
“那條路線在前期很順,也不需要太大的工程量,但是在金珠曲和貢日嘎布曲合流之後,就要想辦法跨過孔藏隆、穿過洛腮冰川和雅弄冰川,到達安目措。”
“這一段的工程量不是開玩笑的,兩岸全都是陡崖峭壁,高低差最高雖然才2000米,但施工難度巨大隻能一個泵站到頂。而且那條路線要貫穿河道,還需要建設不少涵洞。”
“更重要的是,那段河道本身的高程也比較高,還有很多河段要建設堤壩,幾乎可以說是要讓河水逆流......你想想這其中的難度吧。”
“所以,我們現在走的是帕隆藏布這條路線這叫什麼?飽和是勘測吧。”
“到最後,看誰的方案可行性高、整體收益高,就用誰的方案。”
“你要知道,咱們這一批十幾個勘測隊,代表的就是十幾條路線,這還只是在源頭這一塊,後面上萬公里的水路,一千多個隊伍,你想想方案有多少版吧。”
張甫點點頭,沒有再說話。
其實在來之前,他就已經從各個途徑瞭解過通天河專案的背景和細節,也知道這是一個投入巨大、建成之後絕對要載入人類工程史的奇蹟專案,但那時候所他所受到的震撼,遠遠不如青皓這句簡簡單單的話。
一千多個勘測隊伍,接近兩萬名專業或非專業的勘測人員。
整個國家的地質勘測力量,基本已經被榨乾了。
這其中所展現出來的魄力,讓他目眩神搖。
此時夕陽已經漸漸落下,遠處的南迦巴瓦峰的金頂熠熠生輝,隊伍裡的其他人紛紛掏出手機開啟拍照,張甫下意識地也開啟了手機的相機,但猶豫片刻,他卻沒有去拍那座絕美的山峰。
而是掉轉了鏡頭,拍下了勘測隊隊員們在河邊歡快自拍的這一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