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方重拳出擊沖垮對方的“心戰”部署之後,輿論立刻開始劇烈的反噬,不僅僅是華夏的網路論壇,在南島,這樣的情況更加嚴重。

這似乎也是一件極好理解的事情,前一天還在巴巴地攻擊著對方民眾水生火熱的生活,後一天就發現,原來水生火熱是自己。

幾十萬的漁民都快一個月沒有任何收入來源了,各行各業在全面捲入競爭之後都開始趨向於利潤歸零,哪怕是普普通通的公司職員,也面臨著前一段時間糧食戰役所導致的劇烈餘波。

知道這個時候,他們才認清了自己小丑的身份,但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島內的輿論迅速分化,在華夏論壇上已經出現過一次的倖存者偏差和沉默螺旋效應再一次發威,而這一次,沒有人有能力去阻止。

因為,連他們自己的可以用來發聲的官方組織,都已經被硬到不能再硬的鐵錘砸到地底裡去了。

……

廖華志頹然地坐在自家的娜娜號漁船上,在這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他所經歷的事情甚至比他這一生遇到的所有事情加起來還要複雜。

本來自己只是一個老老實實的漁民,做了一輩子水手,暮年時買下了自己盼望了一輩子的漁船,他本因為之後的生活會變動更加簡單。

不會再有工資的糾紛,不會再有各種巧立名目的罰款,不會再因為一時的鬆懈被船東責罵,以後自己就是這片海上的主人,只要能保證溫飽,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但,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願望,卻在短短几個月之內迅速落空了。

先是對岸的漁船過來搶地盤,自己的魚獲大大下降,變得入不敷出。

好不容易等到對岸主動示好了,結果市場關閉,魚獲賣不出去,燃油和人力費用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為了解決這種困境,自己跟著一幫有同樣問題的同伴們一起上街發聲,跟著官方的節奏學著用自己根本就不熟悉的智慧機甚至是ip更改軟體去對方的論壇上發言,結果到最後,發現被耍的一直都是自己。

根本就不是對岸想讓自己這些漁民活不下去,恰恰相反,他們在努力地讓自己活下去。

無論是最開始的主動退出漁場,還是之後的海上交易,或者是所謂的漁業聯合會,都是他們為了兩岸的漁民能擺脫惡性競爭、都能吃的上飯做出的努力。

而真正砸掉飯碗的,恰恰是自己一直相信的官方。

是行政院。

是那幫口口聲聲要實現每一個普通人的幸福的官老爺。

是虛偽狡詐的用南島當槍來實現他們自己的利益的醜國人。

直到這一刻,他才真正理解了那一天兒子的臉上閃過的憤怒。

現在自己因為長期沒有收入來源,妻子的護工已經停了,孫女想要的衣服也沒買,甚至連這艘漁船的按揭貸款,都要還不上了。

再這麼下去的話,他只能任由那些銀行家把自己的船拖走。

可是自己怎麼能甘心?

這艘船上幾乎可以說傾注了自己一輩子的心血,甚至還被自己用小孫女的名字命名成“娜娜號”,如果它被拖走了,自己還有什麼繼續存在的必要?

廖華志感覺自己快要垮掉了,他的一生中,從來沒有處理過這樣的複雜的困境。

之前的所有困境都是與自己有關的,只要自己肯去吃苦,肯去動腦,問題終究會解決。

但現在呢?

需要去解決這個問題的,是更高更高的決策者,而自己無論如何發聲,對方都已經聽不進去了。

這樣的決策層,還有存在的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