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識淵博?

見多識廣?

朱允炆睜大眼睛看著詹徽,這說的是自己三弟嗎?

那個猶如鹹魚一般,總是默不作聲的朱允熥?

總覺得,這些詞語和朱允熥這個人,完全不搭幹才對。

“三皇孫?才識淵博?”作為首當其衝被詹徽怒斥的齊泰,毫不掩飾自己的譏諷。

詹徽眯著眼,看向一旁的齊泰。

作為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詹徽自然有其特有的威嚴。

一時間,齊泰竟然不敢多說什麼。

“你知道什麼?”

“我問你,現在河南什麼情況?有多少受災群眾你知道嗎?需要多少糧草?疫情是否爆發?”

“這些問題你是否考慮過?”

“淮安有多少糧草可以運往河南?需要抽調多少民夫?這些問題,你又是否想過?”

“一句話不負重託就想擔此重任?真是可笑!”

詹徽不屑的看了眼齊泰,回身朝著依舊倚在一旁石柱的朱允熥作了一揖,“殿下。”

此時滿朝文武的目光,都聚集在朱允熥身上。

所有人都想看看,這個三皇孫,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饒有興趣的看著大殿裡發生的一切。

“熥兒,聊聊你的看法吧?”

朱允熥有些無奈的上前一步,“回稟皇爺爺,孫兒雖然有些不成熟的想法,但是關鍵的問題還沒有想明白。”

“所以,還是算了吧。”

朱元璋原本以為,朱允熥會和他二哥那樣,侃侃而談。

現在看來,這小傢伙有些小心的不像話。

“哦?”朱元璋稍稍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可是,咱現在就想知道你的想法!”

“皇爺爺,這滿朝文武還沒吃早餐呢!要不,明天再聊?”

“著御膳房,給百官准備好早餐。”朱元璋朝著身側的大太監說了一句,又回頭望向百官前列的朱允熥,“現在,可以說說看了?”

果然,老朱就是這樣一個不講道理的人。

朱允熥再次肯定了自己的判斷,隨後,朱允熥從懷裡掏出一份摺子,“從洪武元年至今,河南共計發生大小水災二十四次!楊貴作為布政使這些年,也經歷過多次大小水災!”

“所以,孫兒以為,河南各地官員已經有豐富的賑災經驗。”

“因此,我以為,不需要派遣任何官員前往河南賑災,只需讓河南布政使便宜行事即可。”

齊泰朗聲大笑起來,“我還以為三皇孫殿下會有什麼高見!”

“飢寒起盜心的道理,殿下不會不知道吧?”

“百姓如果得不到賑濟,就會出現叛亂、盜賊、人食人等亂象!”

“殿下難道想要看到,赤地千里、餓殍茫茫的景象嗎?”

詹徽也沒想到,朱允熥會說出這樣一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