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搜尋到地底洞穴正堂,見到了傳說中的玉石雕像,整座玉石雕像均以白玉雕成,這玉像與生人一般大小,身上一件淡黃色綢衫微微顫動;更奇的是一對眸子瑩然有光,神彩飛揚。那對眼珠乃是以黑寶石雕成,眼裡隱隱有光彩流轉。這玉像所以似極了活人,主因當在眼光靈動之故。

玉像臉上白玉的紋理中隱隱透出暈紅之色,更與常人肌膚無異。玉像眼光中神色更是難以捉摸,似喜似愛,似是情意深摯,又似黯然神傷。

“無崖子真是個雕刻宗師。”魏閒驚歎於無崖子雕刻技能,將一塊玉石雕刻得彷彿活人一般。

估計當初無崖子被玉像吸引,應該是第一次雕刻出如此完美的作品,在欣賞玉像,冷落自己妻子。

魏閒對於山壁上鑲嵌的珍珠寶石也沒有任何興趣,手掌一震身後刻了不少字的牆壁塵土簌簌直落。露出了那數十行字,定睛一看都是“莊子”中的句子,大都出自“逍遙遊”、“養生主”、“秋水”、“至樂”幾篇。筆法飄逸似以極強腕力用利器刻成,每一筆都深入石壁幾近半寸。文末題著一行字雲:“逍遙子為秋水妹書:洞中無日月,人間至樂也。”

搖了搖頭,直接走到李秋水真人比例玉像前。伸手在一大一小兩個蒲團上摸了摸,察覺到小蒲團裡藏有異物,剛想拿起便聽咻咻兩道破空聲傳入耳中,兩道寒芒從玉像腳底機括中激射而出。

魏閒笑笑,手指連點兩下,指勁激射而出,只聽得叮噹兩聲掉落在光滑的青石地板上。他打眼一望卻是兩根藍芒閃閃的銀針,魏閒搖了搖頭,這李秋水還真是夠惡毒的,還弄了這麼一個機關。

也就是他境界夠高,不然的話換作其他一流高手,面對這暗器絕對躲不過去。

從小蒲團之中取出一個綢包,開啟變成一尺來長白色綢緞,白綢上寫著幾行細字:“汝既磕首千遍,自當供我驅策,終身無悔。此卷為我逍遙派武功精要,每日卯午酉三時,務須用心修習一次,若稍有懈惰,餘將蹙眉痛心矣。神功既成,可至琅擐福地遍閱諸般典籍,天下各門派武功家數盡集於斯,亦即盡為汝用。勉之勉之,學成下山,為餘殺盡逍遙派弟子,有一遺漏,餘於天上地下耿耿長恨也。”

魏閒搖了搖頭,這逍遙派也夠混亂的,為了情之一字,搞得自相殘殺,不然的話以逍遙派三大絕頂高手,試問這天下,誰還能奈何得了逍遙派,便是佔據一塊地盤,開創一國都不算難事。

可惜啊,逍遙三老相愛相殺,偌大的逍遙派四分五裂,根本形不成合力。

不然的話,看一看,‘天山童姥’巫行雲繼承了靈鷲宮,掌管九天九部婢女和三十六洞七十二島數千人眾。還有李秋水,在以為無崖子死後,為躲避巫行雲的追殺,嫁入西夏為一國皇妃,後兒子成為西夏國主,其成為太妃,李秋水所建立的西夏一品堂,可是收攏著幾千江湖好手。

就是無崖子,也收了蘇星河、丁春秋兩個徒弟,蘇星河的八個弟子號稱‘函谷八友’,在江湖頗有名氣。丁春秋更是在星宿海建立了星宿海,自稱‘星宿老仙’,一手化功大法和使毒手段令江湖之人為之色變。

要是逍遙派三老能夠合力,武林第一大勢力非逍遙派莫屬,哪裡有少林寺、丐幫什麼事。

魏閒隨手開啟綢包,裡面是個捲成一卷的帛卷,展將開來第一行寫著“北冥神功”。字跡娟秀而有力,便與綢包外所書的筆致相同。其後寫道:

“莊子‘逍遙遊’有云:‘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也。’又云:‘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是故本派武功,以積蓄內力為第一要義。內力既厚,天下武功無不為我所用,猶之北冥,大舟小舟無不載,大魚小魚無不容。是故內力為本,招數為末。以下諸圖,務須用心修習。”

他眼中精光閃爍,繼續往下看去只見帛捲上赫然出現一個橫臥的***畫像,全身一絲不*掛,面貌竟與那玉像一般無異。畫中落女嫣然微笑,眉梢眼角,唇邊頰上,盡是妖媚,比之那玉像的莊嚴寶相容貌雖似,神情卻是大異。

仔細望去,畫面落女身上一條綠色細線起自左肩,橫至頸下,斜行而至右茹。綠線通至腋下,延至右臂,經手腕至右手大拇指而止。

繼續看下去,另一條綠線卻是至頸口向下延伸,經肚腹不住向下,至離肚臍數分處而止。線旁以細字注滿了“雲門”、“中府”、“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大淵”、“魚際”等字樣,至拇指的“少商”而止。

而後又有寫道:“北冥神功系引世人之內力而為我有。北冥大水,非由自生。語云:百川匯海,大海之水以容百川而得。汪洋巨浸,端在積聚。此‘手太陰肺經’為北冥神功之第一課。”下面寫的是這門功夫的詳細練法。

最後寫道:“世人練功,皆自雲門而至少商,我逍遙派則反其道而行之,自少商而至雲門,拇指與人相接,彼之內力即入我身,貯於雲門等諸穴。然敵之內力若勝於我,則海水倒灌而入江河,兇險莫甚,慎之,慎之。本派旁支,未窺要道,惟能消敵內力,不能引而為我用,猶日取千金而復棄之於地,暴殄珍物,殊可哂也。”

長卷上源源皆是落女畫像,或立或臥,或現前胸,或見後背,人像的面容都是一般,但或喜或愁,或含情凝眸,或輕嗔薄怒,神情各異。一共有三十六幅影象,每幅像上均有顏色細線,註明穴道部位及練功法訣。

帛卷盡處題著“凌波微步”四字,其後繪的是無數足印,註明“婦妹”、“無妄”等等字樣,盡是易經中的方位。

只見足印密密麻麻,不知有幾千百個,自一個足印至另一個足印均有綠線貫串,線上繪有箭頭,是一套繁複的步法。最後寫著一行字道:“猝遇強敵,以此保身,更積內力,再取敵命。”

“這‘北冥神功’得莊子逍遙遊而得,真是一門高深武學,只是......”魏閒露出沉思之色,他本是絕頂境界,遍覽天下諸多武學,精通儒道釋經書,他有一種感覺,那就是這三十六捲影象的《北冥神功》被動了手腳。

“這李秋水倒是機關算盡,可惜了......”魏閒搖了搖頭,他也不貪圖北宮神功,所以倒是不惋惜,隨後看向了《凌波微步》。以他的眼光,自然可以看出這確實是一門精妙步法,比之他所練的金雁功還要精妙許多。

而且說它是純粹的步法其實有些不太恰當,單就其在運轉之時,能夠源源不斷的自生內力,說它是一門配合北冥神功修煉的基礎動功都不為過。

以魏閒的實力境界,掌握這麼一門精妙步法輕鬆之極,只是兩天功夫便已輕鬆掌握了其中奧妙。

畢竟這《凌波微步》深合易經八卦,而魏閒可是對於易經頗有了解,武學境界又高,自然學起來就快。

學了凌波微步後,魏閒將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的功法重新放入蒲團之中,若是日後段譽真的還是跌入山谷之中,那麼終究也是他一份機緣,說起來段譽,也可算是他親侄子了。

做完了這些,起身又在石室之中轉悠了一圈,不知不覺便到了空空蕩蕩的“琅擐福地”之中。

這裡是個極大的石洞,比之外面的石室大了數倍,洞中一排排的列滿木製書架,可是架上卻空洞洞地連一本書冊也無。

緩步前行,書架上貼滿了籤條,盡是“崑崙派”、“少林派”、“青城派”、“山東蓬萊派”等等名稱,其中自然也有“大理段氏”的籤條。

但在“少林派”的籤條下注“缺易筋經”,在“丐幫”的籤條下注“缺降龍十八掌”,在“大理段氏”的籤條下注“缺一陽指法、六脈神劍劍法,憾甚”的字樣。

“可惜琅嬛福地的武學都被李青蘿搬到曼陀山莊,不然的話遍覽這些武學,可汲取前人的武學智慧,倒是可以化為我完善混元功的養料。”魏閒暗自惋惜。

見過先天功之後,魏閒便知曉自己混元功並非圓滿,依舊還有前進的空間。說實在的,若非先天功修行太過苛刻,而且頗有諸多隱患,魏閒都想轉而修行先天功。

“看來應該去姑蘇一趟,前往曼陀山莊,去看看那些武學秘籍,還有那燕子塢的還施水閣!”魏閒低聲自語,眼中充滿著堅定之色。

經歷兩世或者說三世,他對於長生愈加嚮往,天地之下,人的壽命實在是有限,縱是絕頂之境,頂多也就150壽限,終究時間一到難免要化為骨骸。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