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轉眼便是三年時間過去。

魏閒在天龍寺靜心修行三年,武功突飛猛進,卻是已經達江湖一流巔峰,在天龍寺中,武功也就僅次於枯榮大師,以及‘觀、相、參’三位高僧和本因方丈,勝過其他天龍寺僧人。

所謂靜極思動,魏閒在天龍寺三年,武功臻至一流巔峰,有了自保之力,便有了闖蕩江湖的心思,去看看此時的江湖。

大理乃是一個特殊歷史時期出現的特殊國家,位於南疆邊陲,地貧人寡,雖說大理段氏向來被視為中原武林的一部分,但是難免依舊是訊息不同。

這三年時間,中原武林訊息能夠傳到大理的,也就只有‘北喬峰、南慕容’,此話形容當世中原武林兩大青年高手,一個是丐幫幫主喬峰,一手降龍十八掌威力無窮,擊敗不知多少武林名宿,又帶著丐幫弟子相助宋軍攻打西夏和遼國,豪氣沖天,江湖人人敬佩不已,說起丐幫喬幫主無不肅然起敬,豎起一根大拇指稱讚,而在喬峰的帶領下,丐幫已然是被視為天下第一大幫,與少林寺相比肩。

一個是姑蘇燕子塢之主‘慕容復’,其歲數比喬峰還要小四歲,卻已經闖蕩江湖,靠著家傳絕學‘斗轉星移’,擊敗了不少江湖名宿,繼承了祖輩世代相傳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南慕容’威名,在中原武林也有極大的名氣。

魏閒便是想去中原武林,看看‘北喬峰、南慕容’是何等豪氣之輩,是否已然達到絕頂之境。

魏閒跟本因方丈說了一下,本因方丈微皺眉頭,說道:“本慈師弟,寺廟之外乃是紅塵,三千紅塵滾滾,何必去沾染紅塵,惹得紅塵是非呢?”

“且江湖兇險,你武功微弱,如何能自保,若是我答應下來,枯榮師叔問起,非得責怪於我,我如何吃罪得起。”本因方丈搖了搖頭,堅決不答應。

實在是魏閒身份特殊,乃是前任大理國國主幼子,枯榮禪師親侄子,這等事情本因可不敢答應,要是魏閒不在天龍寺,不出事還好,出了事他如何擔待得起。

“本因師兄,師弟如今已至江湖一流之境,一陽指已修煉至四品,行走江湖自保還是綽綽有餘,還請師兄勿憂!”魏閒此時也不得不暴露自己修為。

“什麼?怎麼可能!”本因方丈絲毫不信,開什麼玩笑,三年前魏閒練功走火入魔,這事本因方丈還是知道的,他還參與救治之中,知曉魏閒走火入魔是多麼嚴重,能夠活下來已經是不容易的事。

結果倒好,魏閒竟然說他已經是到了江湖一流之境,這怎麼可能!

要知道他修行數十年,一陽指也不過才第四品境界,魏閒就是從孃胎裡開始修煉,也斷然不可能才二十多歲就達四品境界。

“本慈,你還年輕,不知外面紅塵多險惡,一入江湖深似海,你還是在天龍寺好好修行吧。”本因方丈勸說道。

魏閒無奈,為何自己說真話,偏偏人家就不信呢。

魏閒身上湧現出一股氣勢,本因方丈一驚,魏閒淡笑,猛地踏步前行瞬間出現在本因方丈身前,右手食指閃電般一點,一道凌厲指勁帶著破空呼嘯激射。

正是一陽指!

雖說這三年魏閒修行的是混元功,輔之以混元掌和混元劍,但是畢竟此世乃是段氏子弟,是天龍寺僧人,修行的是一陽指,自然也會稍微琢磨一二。

境界高,修行什麼武學都會顯得很快。

也是魏閒沒有將注意力都放在一陽指上,不然的話就是將一陽指修煉到三品境界也是不在話下。

本因方丈一驚,連忙要閃避,可是魏閒經驗何等豐富,哪裡容許他閃躲,直接點住本因方丈身上兩處穴道。隨後魏閒又解開本因方丈的穴道。

本因方丈帶著震撼眼神,良久之後方才嘆道:“不想你練武天賦如此出色,年紀輕輕就將一陽指修煉到第四品境界,也罷,你有如此武功,天下之大又有何處去不得。”

“只是你離寺闖蕩江湖,卻還需稟報枯榮師叔一下,免得他老人家擔心。”本因方丈補充說道。

“多謝師兄成全!”魏閒雙掌合一,行禮道,隨後又去枯榮大師禪房,拜見枯榮大師,說自己想出去闖蕩江湖之事。

“你既然想出去闖蕩江湖,那就去吧。”考教魏閒一番無疑,見魏閒確實已達一流,枯榮大師方才說道:“如今江湖之上,四大惡人之首,‘惡貫滿盈’段延慶,便是你大哥延慶太子,唉,當年我帶領天龍寺僧人前去平叛,可惜去遲了,只救下你,延慶這孩子我本以為遭了叛軍毒手,不想他福大命大,逃過此大劫。你若是遇到他,就將他帶回天龍寺吧!”

“謹遵師叔法旨!”魏閒雙掌合一,恭敬地說道。

......

回頭望了眼天龍寺,魏閒低聲喃喃自語,便先往大理城而去。

“這大理位於南疆之地,土地貧瘠,多山林之地,這都城卻是與中原相去甚遠。”魏閒到了大理城,不由暗自搖頭。

當年段思平本為唐朝大義寧通海節度使,後來中原大陸,段思平便在大理立國,開創大理段氏一脈,為大理國的開國皇帝。而因為段思平本為一代武學宗師,自創一陽指和六脈神劍,威震當代武林,所以一直以來,對於中原武林而言,也從未將大理段氏視為蠻族,而是視為中原武林一脈。

而段思平深諳佛法,便建立天龍寺,將佛教定位大理國國教,開闢了大理國****的政治體系,自此天龍寺為大理國諸多佛寺之首,統領大理國境內諸多佛寺。

但是不管如何,大理多山林,人口不過數百萬,兵甲不過十萬,只是個小國,甚至連吐蕃都比不上。

也因此這大理城給魏閒感覺,甚至都有種比不上大宋的大城,更別說與汴京之類的富庶之地相比。

就是大理皇宮,也就相當於一座王府。

當今大理國主乃是保定帝‘段正明’,與魏閒屬於堂兄弟輩分。自從當初天龍寺平定叛亂,延慶太子不知下落,便支援了段正明登上大理國主寶座,段正明成為大理國主之後,勵精圖治,前些年更是下旨免了鹽稅,使得大理國萬民感恩,使得大理國從當初叛亂所造成的創傷中走出來。

大理國產鹽不多,整個國家只有白井、黑井、雲龍等九井產鹽,每年須向蜀中買鹽,鹽稅甚重,邊遠平民一年中往往有數月淡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