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唐總十八歲(第2/2頁)
章節報錯
“按理說麥嶺也是一個有資本和技術的很好的合作方,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它太大了,大到有些不知道怎麼尊重人!並且它的強項在白色家電上,於VCD這個行業,恕我直言,它真的不行!
現在的市場形勢很緊迫,已經容不得萬煙再抱有脫、等、看、試的念頭,一著不慎,絕對會屍骨無存!相信這兩年市場競爭的殘酷孟總已經深刻體會到了。
和我們晶訊合作,絲毫不會影響萬煙公司產權的任何變動,也不會影響到萬煙專注於技術的宏大理想。相反,我們也會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工程技術水平,以持續地接下萬煙的訂單,保持與時俱進的能力,讓貴公司技術能力轉化為生產能力,達成共同促進技術提升、質量提升的目的。
當然,孟總可以放心的是,我們不會介入前期的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工作,那個太複雜而且花費的時間太久, 珠三角的愛得就是這麼幹的,而且活得很好。”
孟萬江心潮起伏,這是個很艱難的決定。但是唐求的一席話讓他覺得可以試一試,現在的萬煙就像一個快要溺亡的人,只要有一線生機,它會毫不猶豫地抓住它!
“銷售渠道唐總不需要擔心…畢竟之前我們在這方面已經投入了許多,我想應該是目前全國所有VCD企業中最多的。只要產品質量過硬、價格有競爭力,我有信心在短期內重新把它恢復好。現在我們要商談的,是我們合作的形式、價格、以及雙方承接此專案的計劃…”
接下來的事情水到渠成,雙方討論了各種費用的分攤,也就是產品最終的出廠價,出唐求廠的價格。
以市面上最熱銷的KVX8為基準,他們先期擬進行這一類似產品的生產。鑑於是初次合作,唐求提出先小批次進行磨合,得到孟萬江的同意。
唐求是自家事自家知,他目前什麼都沒有,做不了多…
孟萬江則是第一次介入這種代工模式,需要摸索的地方還很多,對晶訊電子的生產能力和質量水平要請工程技術人員評估;另外,萬煙的銷售渠道其實並沒有他說的那麼樂觀,他也需要小批次的產品投放市場看一看…
雙方一拍即合,決定在六月底前試產一款萬煙根據市場新研製出的VCD,唐求建議命名為“萬煙1號”,以後更新換代就按2號、3號…排下去,如後世的蘋果一般。
肯定比什麼KVX8什麼的好記,而且換代後的產品效能比較起來一目瞭然,容易引起消費者的聯想效應。
如果質量合格,七月份的前半月先投入一萬臺,然後視賣相情況加量;
如果反響很好,八月份時唐求須保證拉起第二條生產線…
價格方面,唐求表示晶訊公司如果以低於行情價格來擠佔市場的話,本著利益均分的原則,這種價格差由兩家共同承擔因此唐求會讓渡部分出廠價。
因為市場價格透明,以KVX8為基準的出廠價,擬定為1700元每臺。這樣利潤對半分,萬煙完全可以在淨賺300元的基礎上讓經銷商也至少賺到200元每臺。
擬定中的“萬煙1號”零售價2200元,比KVX8低200元。
如果市場價格有調整,萬煙公司會以每筆訂單為基礎重新報價,並且待到大規模量產的時候,每個季度晶訊公司同樣會讓渡產品的單價,以不少於百分之五為限,另談。
這個粗略的協議最大限度地保證了萬煙的利益,也讓晶訊公司有利可圖,是個雙贏的局面。當然,這一切都只未敲定,因為這只是意向,具體細節還要經過各自公司的批准,各個相關的部門都要拿捏,是個比較長的過程。
雙方約定一個月內派遣相關技術、採購、財務人員對接,並最後形成決議。因為在此之前,唐求表示需要提前研究一下萬煙公司要主打的產品,要請“廠內的工程人員”對組裝圖進行解剖分解工序,以及備料、人員培訓、場地安排…等等事宜。
為此孟總還先提供了他兩臺VCD,要“研究”麼。
他還要去處理融資的事,以準備為擴線和擴充產能提前和銀行談好資金…
都需要時間。
都是大動作。
其實是他有意地往後壓一壓,因為他的公司還不存在呢。今天之後,時間很緊迫啊。
不過正是因為他的謹慎,還有對工廠運作的熟稔,孟萬江才放下了最後的心面前的這個年輕人,是個管理企業的料!
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當然他不會以貌取人,更不會因為唐求的年齡而小看他。因為在市場上把萬煙遠遠地拋在後面的那個來自廣東的愛得老總也是二十來歲而已,現在已經在準備攻略上海市場了…
“唐總今年有二十歲嗎?”他忍不住問。
“十八!”唐求羞澀一笑,終於露出了和他的年齡相符的神情。
孟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