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能有人幫他出出主意也是好的,至於聽不聽,他自己有判斷力。

“做企業的,最怕三件事:資金鍊斷裂、業務崩塌,還有人事動盪。曹總覺得,最一項最容易打倒他們?”

曹家俊一口答出:“人事!”

看來他不是沒動過這方面的主意,不然不會回答得那麼“自然”和敏捷。

這話一出,連他自己都笑了。

陳氏兄弟的企業資金是有的,業務是陳益民自己抓,一時半刻之間很難出什麼問題。唯一可能出事也可能在其中做文章的,就是企業的運營。

企業運營的主體是人。

但是一個成熟的企業,只要制度設計得好、管理順暢,短時間離開一兩個人根本不應該有影響,這也是現代企業的優點之一。

對此,陳益民也這樣認為,此時,他乘著酒意在包廂裡對一個人大放厥詞:

“老李,不是我說,工廠裡最不缺的就是人!你可要想好了,離開我們嶺南電子廠容易,可是要想得到同樣的待遇,我保證這一片都沒有誰給的起!”

那個叫老李的其實一點都不老,才不到三十歲的樣子。今晚,其實是他離開工廠的前夜,明天就正式拿離職單了,幾位同僚請他吃告別飯。

這是慣例,因為按照通常的做法,明早辦好辭職單就會離開去下家,很少有人會繼續待在這裡。

“陳經理,我離開可不是為了待遇!”

“拉倒吧,不為待遇還是因為情懷?我過來也是因為我看上你嫉惡如仇的性格!雖然你在廠裡和幾個部門的關係都不融洽,但我還是想把你留下。這樣吧,你給個價,只要不離譜,我都替我哥答應了!”

陪同的幾個人也勸:“是啊,老李,有陳經理這句話,你就別走了,我們哥幾個當初被陳總招來,都是想做一番事業的,你可不能撇下我們單飛啊!”

老李笑起來:“謝謝陳經理!”

可是他的語氣沒有一點感謝的意思:“我李運棟是個直人,你說我情商低我也認了,誰讓我是搞質量的?不嚴格把關、不處理違反工廠流程制度的人,我怎麼管品質?我也和陳總說清楚了,我是來做事不是來混日子的,所以陳經理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是嶺南電子廠,我是真不合適待了!”

一下子竟然冷場了,可能李運棟的話也敲打了在場的人。南方機會多眼界活,職場的人除了錢之外大多還是有追求的,試問哪個人來到社會沒有一點理想呢?

何況工廠的狀況他們也都是知道的。

然後一箇中年人發話了:“李主管,我是搞工程的,特別理解你的想法。既然你決定了,我就不再勸阻了,這樣,我敬你一杯酒,算是紀念咱們在嶺南電子廠一年多的緣份。從此之後,祝你前程似錦、工作順心!”

本來他說的也是正常的話,但落在陳益民耳裡,似乎有別的意味,特別是“理解你的想法”這句話,真正觸到他的逆鱗了。

“虞工,在你眼裡,嶺南電子廠就這麼不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