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貿技工與技工貿(第1/2頁)
章節報錯
“孟總,恕我直言,以萬煙目前的狀態,以及我們晶訊現在有的能力,我們還不能走自研晶片的路。”
關於晶訊公司的發展之路,唐求其實想了很多,自不量力地搞什麼高精尖,噱頭是有了,但是成功的希望很渺茫。
哪一個偉大的公司不是經過時間的沉澱?哪一項技術不是經歷了反覆的試驗和不斷的糾錯改善?這都需要有家底來折騰的。
萬煙自己做不到,否則它也不會在最好的黃金兩年為了等國家的融資而空耗,以至於讓愛得、新課等搶佔了市場。
晶訊更不用說,完全的只有不值錢的廠房和廉價的勞動力。它連控制線路板都是現買的,否則要像新課那樣投入貼片機、全自動焊接機…楚姐姐還不得累死?
在唐求的想法時,VCD只是一個跳板,因為它來錢快,而且現在還是比較沒風險的。在他的想法中,如果今年搞不起來,明年就不用做這個行當了。
想搞技術研發是萬煙的事,他不準備摻和。但是目前,他必須打消孟萬江不切實際的幻想。
“目前生存是第一位的,以國內VCD市場的現狀,現在遠不是專注研發的時機。”
孟萬江顯得很痛苦。因為他最終將會決定“萬煙一號”的命運,也帶著一定的風險。
因為在唐求的計劃中,雙方合作的“萬煙一號”將是徹頭徹尾的貼牌貨,和萬煙基本上沒有瓜葛,只是在最終產品的lo上打上它的印記。
好處是晶訊公司能夠儘快地形成產能,並且能夠極大地控制成本。畢竟市面上的水貨大行其道,人家小作坊出來的東西都能做到既便宜又好用,唐求這“正規”廠家生產出來的不可能太差。
在贏利能力上肯定比雜牌更強,並且有萬煙這種大品牌作後盾,如果在同等價位下,肯定比雜牌產品更讓能吸引消費者,人家營銷渠道早已經建立了麼,雖然在那個網路裡萬煙的產品已經不是主打,但也聊勝於無。
這樣晶訊確實能在最短時間內吸金並有機會擴大產能,而萬煙也能在保住甚至拓寬現有市場的情況下獲得一筆對它們發展來說至為重要的資金。
是皆大歡喜的局面。
只是孟萬江有些不甘心,科技人員的責任和使命感讓他不想放下手中的解碼晶片。還有,一旦傳出去,對萬煙的傷害是很大的。
他把這個想法坦誠地說了出來,反正這裡只有唐求和楚海益兩人。
“唐總看來是堅持貿技工路線的了?”
講到路線,這年代最出名的就是傳奇公司關於貿技工和技工貿孰優孰劣的爭論了。最後它選擇的是前者,於是傳奇公司成了中國最大的電腦公司,創始人和後繼者都賺得盆滿缽滿,而堅持後者的中科院院士則黯然落幕,帶著情懷退場。
誰對誰錯?在當時引起了全國範圍內的大討論大紛爭。
在這個年代,說不好誰對誰錯,只能說活著才是硬道理;不過在唐求這種重生者的角度,傳奇公司最後卻過得一點都不傳奇。
沒有了核心競爭力,只淪為資本的打手,用大體量賺中國人的錢,卻不能匹配起這種大企業該有的責任擔當。在華為以一力降十會的時候,它只能在數錢。
如果只談錢,它無疑是對的;但如果講到其它,它又是徹徹底底的失敗者。
不過此時,它只是個脆弱的公司,第一想著的是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所以在這時候,它是對的。但順風順水走慣了之後,即使壯大成了巨無霸,它卻不想再冒險了。
這種結果,現在的人誰都不知道。
不過孟萬江看來是個理想主義者,生死存亡的關頭他仍然不忘研發技術,他擔心因為這樣來錢快之後,“萬煙一號”產能的力量最終會湮沒研發的熱情,最後淪為完全的賺錢機器,這不是他想看到的。
對此,唐求安慰他說:“我本人對企業擁有核心技術持絕對支援的態度,事實上晶訊公司如果不是因為初創和家業不大,我們甚至都要自建一個研發大樓剛才介紹時孟總也看到了,我們是有這個規劃的。
不過目前,讓公司做大是我第一優先的工作,這也是投資者的意願。如果公司沒了,再好的技術又將附著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