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不知道多少回之前,說太守府裡的門客,大梁國將軍的兩個兒子,其中這小兒子吳德彪死了——死在槍匠的刀下。

武修文和趙劍雄二人要妥善處理這件事,原本是開路的活,師兄弟二人卻沒想到,師父已經把昆吾這個妖道抓走,現在鬧得沸沸揚揚滿城風雨。

起先太守李坤海非常重視這個事情——畢竟大梁國也是緊靠著泰野的一方軍閥勢力,如今這戶門客死了小兒子,肯定要頂格處理。

可是後來,泰野的活神仙昆吾真君被人抓走了,太守就沒有精力來辦這個案子。要著重調查昆吾真君的去向。

武修文和趙劍雄一路被府院官兵押到衛所鎮府手下,又轉介給正提舉,最後帶上安撫使一起來審問。

提舉大人手持兵牌令箭,坐在堂上,另一邊是主管軍中事務的安撫使,再往下一級是對泰野以外異國異族做管理工作的招討使。至於太守身邊的親衛心腹,此時此刻都在忙著找昆吾真君——對這個門客家裡的案子啊,他們不怎麼上心。

“堂下何人!報上名來!”

武修文立刻說:“珠州知縣,武成章之子,武修文是也。”

提舉大人眼皮一跳——

——他看向左右衛,又往安撫使和招討使的座次仔細敲了敲。

兩位同事都是坐立不安的樣子。他們認得武成章,而且還不是什麼逢年過節才見一面的關係,是老熟人了。

珠州半島是個洋運港口,雖然比不上仙台,但是離泰野更近,如果說仙台是大夏洋運的一張嘴,珠州就是泰野的咽喉——它的絹布小鹽洋火洋菸都是極重要的朝廷稅收。

“原來是武公子。”提舉大人丟下兵牌證物,放下令箭權威,要好好唸叨家裡事,他不好得罪武成章,也不能就這麼草草了事,決定問個明白。

“左右衛,領府兵兄弟下去吧。”

府兵隊伍裡有一人立刻站出來,聲嘶力竭的喊道:“提舉大人!喊我們下去做甚?吳老二就是這幾個人砍死的!還要斷什麼案?!拖去菜市口砍他們腦袋以儆效尤呀!”

一個人站出來,就有第二個第三個。

“對呀!若是提舉大人不清楚不明白!兄弟幾個還能作證!”

“當日哪個哥哥跑得慢些?可看清楚了?!”

聽到這句話,武修文當時就笑出聲了。

“哈哈哈哈.”

府兵裡與吳老二共事的敦武校尉(有官職卻無權力的教頭)站出來。

“你笑什麼!畜牲!”

武修文眯著眼,從懷裡取出一根稻草棍,這是他在牢裡閒著無事編來耍的。

他用這稻草棍兒一個個點過去——

“——你們呀,你們.”

“吳德彪這狗東西,披著土匪的衣服來打殺我。還不許我殺他了?”

“我殺他的時候,你們跑得一個比一個快。我倒要問你們!”

“吳老二死的時候,誰看見了?誰知道他如何死的?”

“誰動的手?誰拿的刀?他是被一刀砍死了?還是被兩刀砍死?”

這話問得眾將士啞口無言,他們心裡想——當日吳老二受了欺負,只有六子一個人站出來,其他兄弟不過是撐撐場面看看笑話。

沒想到吳老二一招都接不下,六子也是如此。

他們立刻逃了,沒有半點留念。

至於吳老二是怎麼死的,要硬說出個所以然,還真的講不出來,也作不了這個證。

敦武校尉是個明白人,他知道武修文這傢伙雞賊,還在顧左右而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