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天啟降臨之後的第三百六十八個月。

機械蜂巢,核心區。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按理說是休息日,兩鬢斑白的阿偉和妻子唐雅起了個大早。

他們用積攢了好些時日的食材做了一桌陽光時代常吃的飯菜,眼看時間臨近中午,他們在飯桌前滿懷希望的等待著。

直到一聲門鈴聲響起,阿偉立刻站起身,表現出了中老年人身上不常見的矯捷,他幾步來到門口,看著門外許久沒有見過面的孩子,臉上笑開了花。

“回來啦!”

當年的女嬰如今已成長成為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身上聯合集團的工作服並不能完全遮掩她青春的氣息。

如她一般在天啟降臨時出生的孩子們,大都已經長大成人,他們接替了父輩的工作,在崗位上兢兢業業,以換取在末日中繼續生存的資格。

他們的任何工作都不能出現任何細小的錯誤,因為任何細小的錯誤都有可能被脆弱的生存環境無限放大。

在第三次天啟降臨之後,倖存者們已經嘗夠了工作失誤導致的代價,他們為了適應這樣嚴苛的生存環境而進化出了道德,甚至擁有了通感——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倖存者們發現彼此之間心意相通。

根據大家所共有的知識記憶來看,似乎是倖存下來的每個人都擁有了通感。

他們因此可以透過通感進行實時的交流,並以這樣的形式形成工作上的同步協調——

這樣的能力,也是倖存者們能將這座末日中最後的要塞維護至今依然存在的原因。

他們不敢在工作崗位上有絲毫懈怠,正因如此,任何假期都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唐雅拉著孩子的手,將她拉到飯桌上,笑著看著她狼吞虎嚥的吃飯,彷彿只看著她,就已經滿足了。

還是阿偉沒忍住,問她:

“最近工作忙嗎?”

唐雅立刻制止了丈夫的試探:

“孩子好不容易放個假,問這個幹什麼……好好吃飯,比什麼都強!”

阿偉臉上的笑容有些尷尬,也有些小心翼翼,現在正是孩子和父母隔閡最大的年齡,她因此切斷了和他們之間的通感,因此他們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麼,即便對她十分關切,想要了解她的生活,也在努力忍耐著,不想毀掉她的假期。

女孩——雖然她已經三十歲,但阿偉和唐雅依然只把她看成是女孩——拼命吃下了一些食物之後,心情似乎好了許多,放鬆了一些心靈上的壁障,父母因此透過通感知曉了一些她此刻複雜的心情。

“工作還真是挺忙的。”

阿偉和唐雅聽到這樣的回答,稍稍鬆了口氣,因為他們並未從女孩臉上看出沉重的表情,通感也並未傳來任何沉重的情緒。

女孩訴說著自己上次離家之後的經歷,雖然能看出她眼神裡的疲憊,但通感裡明明傳來的精神活動顯然活躍,這意味著女兒的心情實在不錯。

“你們知道的嘛,我那觀測站雖然規模很小,但在聯合集團內部的運維優先順序很高,由於建立在前線,所以危險程度比較大,但包括我在內只有兩個運維工程師……”

機械蜂巢內很久之前就出現了用工荒,倖存者們由於對未來的期望太過悲觀而不肯生孩子了。

隨著一些老人的離去,直到現在,機械蜂巢裡的人口已經不足兩萬。

前線的崗位很快就要空了,但生孩子這種事情根本不能逼迫,所以聯合集團也對這種情況也完全無可奈何。

“我們現在每人每天值班12小時,其實壓力還是挺大的……但我們的工作避免了意外情況的出現,很重要呢,不能掉以輕心。”

說到這件事的時候,一家三口之間建立的通感中同時出現了一些哀傷的情緒。

大概是第三次天啟之後的第二百二十多個月……他們記不大清了,機械蜂巢因為某個外界極寒點的入侵,導致了一次幾乎讓倖存者全部滅亡的寒潮危機。

自從在那次危機中倖存下來之後,聯合集團就制定了新的【觀測站制度】,在機械蜂巢靠近外圍的一些關鍵位置建立了許多觀測站,以觀測外界的各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