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分身,提高視覺重新整理頻率。’

隨著陳宴意識承載的壓力增加,量子分身可辨別的幀數提升,面前“倒流”的資料驟然間變成了“順流”,傳輸速度比陳宴之前看到的任何一種資料流都快得多!

‘這種倒流……原來是因為資料流動太快,產生了視覺暫留現象……真是見了鬼,資料也是遵從物理規則的嗎?’

陳宴看著面前整個伺服器中流動速度加快的資料流,內心產生了一些莫名的想法。

‘資料傳輸速度增加了,硬碟體積也越來越大,下一步就要換固態了吧……上次看他們的時候,他們用的還是小個頭的儲存硬碟。

不過兩三天的時間,已經用上4個G的機械硬碟了。

這個世界依然處於快速發展中……’

在整個伺服器的資料海洋中,某個節點與外界進行資料交流最快。

陳宴進入節點之中,立刻看到了資料流們的和終點——不斷積累並反饋資訊的遊戲論壇。

‘1個T的資料庫容量原來是從這來的!’

從論壇後臺的執行記錄來看,論壇剛剛被新增不過一天左右的時間,快速增長的資料量已經讓伺服器宕機了三十多次,好在每一次都會被快速修好。

同時,出於未來的盈利考慮,報社的工作人員花費了大量資金購買了更先進的交換機,加裝了流量更大的寬頻,所以到了現在,論壇宕機的頻率已經越來越低。

陳宴當初只是設計了論壇,但沒有具體劃分模組,而現在的論壇不但分為十多個具體的模組,每個模組下還有細分的二級板塊,並且,透過主版塊上的入口進行關鍵字檢索,就可以輕易找到和關鍵字相關的任何帖子。

現在這個時間點上,論壇上最大的板塊——【未來】板塊上最火熱的帖子,已經被頂到了十萬多樓。

‘這帖子是一個叫《未來之路》的使用者釋出的……’

陳宴輕易透過IP地址查詢到了《未來之路》的使用者資訊,這人名叫弗朗西斯·安德伍德,是高街奧克斯福德大學的統計學教授。

這個帖子的名字,叫做《以統計學模型對罷工模擬器進行資料分析》。

整個帖子的內容很多,但說簡單也算簡單,就是將科學的資料統計模型套用在罷工模擬器上,並得出“模擬器有很強現實意義”的結論。

但這個帖子說難也是真的難懂,弗朗西斯·安德伍德教授列出的數學公式,陳宴一個都不認得,看起來就像是鬼畫符。

大概3萬多字的文字 公式推導,內容硬核到讓大多數人難以接受,按理說這樣的帖子應該不會火,甚至應該直接沉底才對,大眾完全不理解的東西憑什麼擁有這麼大的流量呢?

這和陳宴世界觀裡的流量現象相悖。

‘或許是因為網際網路還在野蠻生長階段,這個時代的網路世界擁有無限的可能性,流量也未發生壟斷和控制,所以劣幣驅逐良幣這種情況還沒有大範圍出現?’

陳宴不能肯定。

陳宴能夠知道的是,這位弗朗西斯·安德伍德教授在推匯出【模擬器有很強現實意義】之後,肯定了【威廉·亞當斯集團的統治帶來亞楠市的毀滅】這一結局。

他的科學化肯定,也是這個帖子能被頂到十萬多樓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