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當朝第一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西湖歌舞幾時休?
這是打小就熟稔的一句詩,只是沒想到,還沒到巳初(上午九點),西湖便開始歌舞了起來。
煙雨微濛,一隻大大的雙層畫舫,泊在水中央。
樓上,歡歌笑語,絲竹悠揚,樓板隱隱顫動——那是有人在舞蹈呢;樓下,看模樣,算是會客區。
客人吳浩,靜靜等待。
不過樓上、樓下,一條樓梯的距離,但他足足等了一刻鐘,才聽見樓梯響、人下來。
史嵩之兀自臉色潮紅,“長風,別來無恙啊?”
吳浩肅然唱喏,“本不敢打擾兄長雅興,但事關重大,我惶急無計,不能不過來向兄長請教。”
“哦?”
同展淵一樣,史嵩之也不認得小瓷盒內黑黢黢、黏糊糊的物什是什麼,但聽到“猛火油”三字,眉毛倏然向上一挑。
吳浩如此說法:
教門滲透鄉社,蠱惑鄉民,他深以為憂,一番調查,發現這個叫做“上乘宗”的教門同雲門寺來往甚密,於是潛入雲門寺內覷探,發現了“猛火油”的秘密。
然雲門寺勢力廣大,交好王公貴官,本地知紹興府以下,一向禮敬,俺很擔心他在縣裡甚至府裡有人,因此不敢報官,也不敢打草驚蛇,只能暗中緊盯,這一盯,就盯到了臨安。
一十八桶猛火油運進了春秋坊——這個春秋坊,聽說,是進奉大內的?也即是說,這批猛火油,有可能混入大內?
這還得了?!
我在臨安,兩眼一抹黑,不曉得如何是好?只好過來請兄長做主了!
史嵩之原本滿面春風,但很快笑容就不見了,愈聽,臉色愈是冷峻,眼中光芒愈盛,待吳浩終於說出“做主”二字,他輕透一口氣,“走!”
去哪裡?
回俺家,帶你去見俺叔父!
吳浩心說,很好!吾之所欲也!不過,這個點兒,你叔父不用上朝的嗎?
這一回,等了半個時辰。
等候之時,吳浩在心裡複習史彌遠的“履歷”。
這是個後世極具爭議的人物。
韓侂冑北伐失敗,宋金議和,金必以宋函送韓侂冑首級為議和之前提,韓侂冑自然不幹,和議僵住了;時任禮部侍郎的史彌遠,勾連與韓侂冑有宿怨的皇后楊氏,矯詔於玉津園槌殺韓侂冑,函其首送金請和。
於是,金宋的“叔侄之國”變成了“伯侄之國”,金的輩分,長了半級。
第二年,即嘉定元年,公元一二零八年,史彌遠升任右丞相,自此大權在握,獨掌朝政,迄於今日,凡十一年。
還有,其父史浩官至尚書右僕射,算是“父子宰相”了。
這是個似乎挺矛盾的人物:
史彌遠理所當然被目為主和派,而為了支援自己主持的和議,他還為秦檜“平反”,恢復了秦在孝宗朝被褫奪的申王爵位及“忠獻”的諡號,被不少人斥為“秦檜第二”。
但同時,他又為岳飛加諡“忠武”。
岳飛原諡號“武穆”,諡法上,“穆”字的地位,遠遠不及“忠”字,“忠”字是頂級諡號,“穆”字就差遠了,差了一個檔次不止。
但岳飛還是以“武穆”聞名後世,少有人提及“忠武”。
另外,史彌遠本人很討厭理學,但他卻廢除了韓侂冑打擊理學的“學禁”,追贈朱熹官爵,並“引薦諸賢”,起用了一大批被韓侂冑罷免的理學家。
所以,一切一切,不過搞平衡、固權位而已?
史彌遠終於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