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軍,夢開始的地方!

吳浩心潮澎湃,正欲天馬行空,史嵩之繼續,“關於‘神武軍’,有幾點,長風,我要提一提你。”

吳浩趕緊收回思緒,“請兄長指點!”

“其一,制度上,神武軍歸殿前司管轄,為殿前司諸軍之一,不過,兵員你自己招募,將佐你自己任用,殿前司一切不加干涉。”

“是!”

心說,就是掛個名唄,這套嗑,十三世紀也好,二十一世紀也好,都是常嘮的,俺熟!

“不過,掛在殿前司名下,到底是有好處的,這個,你曉得是什麼嗎?”

吳浩轉著念頭,“莫非……神武軍也照兩司三衙的規例支糧?”

殿前司與侍衛親軍司合稱“兩司”;殿前司下設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司下設馬軍都指揮使司、步軍都指揮使司,這三個都指揮司合稱“三衙”。

所謂兩司三衙,就是御林軍了。

史嵩之一笑,“正是!”

兩司三衙宿衛大內,拱衛京師,能不能打仗另說,待遇卻是全國軍隊的頭一份,莫說禁、廂軍望塵莫及,就是前線的軍隊,也比不上的。

吳浩心中微微一跳,雖不起身,再唱個肥喏,“恩相看顧!兄長提攜!”

史嵩之點點頭,“你可照一千二百人的員額,先支三個月的錢糧,算是……安家費罷!再往後,這個錢糧,便按月支取——總是一千二百人的員額。”

吳浩心說,兵員招募,需要時間,一時半會兒的,哪裡就滿員了?介不是……叫我吃空餉嗎?

心中再微微一動:這算不算“酬功”的一種方式?臺底下給我遞好處?以在某種程度上彌補我檯面上的損失?

不對,這不是啥“臺底下”,剛好相反,就在臺面上,也是完全合法的。

不過,“檯面上”,我確實是有損失的,很明顯,春秋坊這件案子,檯面上,立下首功的,一定是史嵩之,我的角色,很可能只是個“線人”,連正經的“舉發”都算不上。

所以,史彌遠一出手就是“新立一軍”,並給以兩司三衙的待遇,且還變著法兒的餵我吃空餉?

他堂侄立功、得名,我得實惠,以此達到“平衡”?

話說,我真正看重的,還真就是這個“實惠”——不是吃空餉,是“新立一軍”,是“同統制”。

這真特麼是夢開始的地方!

同這個比起來,封侯都是虛的!

史氏叔侄應是看準了我這一點——嗯,算你們眼光好。

腦中大轉念頭,面上恭恭敬敬,應一聲,“是!”

“至於紹興府那邊,”史嵩之說道,“嗯,咱們分頭行事!雲門寺和那個智果,另派人看覷;長風,你專心你的平水鄉,那裡有個賊窠子嘛!”

史氏不欲他參與收捕雲門寺的行動,並不出吳浩意料,雲門寺同權貴包括宗室來往繁密——其中亦不排除同史氏有來往,瓜牽蔓連,拔出蘿蔔帶出泥,辦雲門寺的案子,辦誰不辦誰,辦到什麼程度,都費斟酌,這種事情,不沾手也好。

吳浩應了,史嵩之說道,“不過,小小一個平水鄉,捕拿幾個妖人,最好不要出動大軍,不為別的,目下的軍人,但凡出師,先要犒賞、要開拔費,拖泥帶水,羅裡吧嗦,說不定,還沒出營,妖人已得到了風聲,跑個一乾二淨!”

頓一頓,“這也罷了,關鍵是,怕他們騷擾地方,甚至殺良冒功!平水可是你的鄉里,若出了這一類事情,不要說你,我的臉面,也掛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