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神武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出了相府,吳浩的情緒已平靜下來。
自己不得參與收捕春秋坊,雖然意外,但要說史彌遠叔侄欲“獨吞這件大功勞”,卻不至於。
敉平上乘宗叛亂,對於自己或史嵩之,天大一件功勞,有或無,對於仕途晉身,影響極大;然史彌遠位極人臣,獨掌朝政十餘年,地位進無可進,對於他來說,多此一功不多,少此一功不少,沒有任何獨佔其功的必要。
史彌遠自然是有意扶持史嵩之的,其欲增加堂侄居功分量之用心,不難想見,可是,史彌遠欲將本屬於吳浩那一份盡數生搶給堂侄?
不至於,不至於。
他若是這樣一個處事不公之人,怎可能掌控朝政達十一年之久?
史彌遠不是董卓,他沒有自己的私人武裝;皇帝雖然脾性溫和,甚至還有兩分懦弱,但不是漢獻帝。
兩宋的皇帝,沒有一個是傀儡的。
史彌遠得以長期掌控朝政,靠的是高超的政治手腕,其最緊要的關節,自己其實已經想到過了——
不過“平衡”二字。
史彌遠不會做大失平衡的事情。
所以,雖然還未真正想清楚史彌遠為何將自己排除在收捕春秋坊的行動之外,但是——
欸,老子拿得起、放得下,想那般多做啥?且回客棧,好好補他一覺再說!
等梁亮的回報,等到五更天呢!
回到客棧,吳浩並未倒頭就睡,而是問朱榮、丁喬,聽說過“夏震”這個名字沒有?似乎是殿前司的啥頭腦?
上一章說過,吳浩面前,史彌遠對史嵩之指派名“夏震”者負責收捕春秋坊。
朱榮沒聽說過,但丁喬非但曉得此人,更可說是“舊識”:
夏震,殿前司公事,史彌遠殺韓侂冑,就是這位夏震下的手。
北宋時期,殿前司的最高統領為“殿前司指揮使”;南宋,變成了“殿前司公事”,皆俗稱“殿帥”或“太尉”的。
吳浩心裡有數了:此人算是史彌遠的“私人”了。
大約過了一個半時辰左右,吳浩已經睡了一覺,春秋坊方向,傳來了動靜,吳浩吩咐:不必探頭探腦,由得人家自己個兒熱鬧去!
熱鬧歸熱鬧,一直沒有“關閉城門、全城大索”一類的訊息傳來。
入夜之後,二更打過了最後一次梆子——差不多晚上十一點了,史嵩之終於出現在客棧內了。
眼中佈滿紅絲,但目光炯炯,意氣昂揚。
吳浩一看,就曉得事情辦妥了,一揖,“恭喜兄長!”
史嵩之隨隨便便還個揖,含笑,“同喜!”
屏人密談。
“春秋坊的東主姓雷,雙名大堅,熬了幾個時辰,到底‘堅’不得,都招了,果然是個妖人!宮裡頭,有個叫做王達的宦者,管香燭火油的,是他們的內應——囚攘的!”
“他們的算盤,是挑個晴明風大的夜晚,宮裡、城裡,一併燒起——囚攘的!”
“雲門寺的智果,果也是個妖人!這倒奇了,一個和尚,入了魔教?那他到底拜如來呢?還是拜什麼明尊?——囚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