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倒計時(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種不安的氣息,可能同吳浩相關。
譬如,他們找不到趙與莒了;又譬如,吳浩高調的免欠減租、“建團”、挖以及自挖隱田,等等。
這些,都對他們的“大事”產生直接、間接的影響。
不管咋說,既來之,那就——來罷!
臨安的行動,一定要吳浩來主持,別的不說,史彌遠、史嵩之叔侄的交道,得他自己去打。
臨安的事情一了,吳浩立即飛馬往回趕,紹興這邊,做好預案,交給王進功,展淵暗中襄助,應該是可以放心的。
何況,現在還多了個季先呢。
若論領兵作戰,莫說吳浩還是個小白,就是王進功,也比不得季先——王進功做禁軍教頭,只參加過兩三次小規模的剿捕“盜賊”的行動,而季先,不論在楊安兒麾下,還是輔佐李全,對陣的,可都是金國的正規大軍呢。
吳浩一收到船行的訊息,便派朱榮先行一步,往臨安做前期佈置——主要是呼叫梁亮,並給丁氏父女打招呼,準備下一步的行動;他自己帶著楊奎,幾乎與“順風行”承運“圓光”的貨船同時啟程。
遠遠跟了一段水程,進入運河之後,實在跟不下去了——水面不比陸地,四周皆白花花、明晃晃,未經訓練,盯著一個小小目標看久了,不但眼花,整個人都是暈的,連方向感都變模糊了。
現在才曉得,領航員不好做啊!
但既進了運河,應該不會再出啥么蛾子了——欸,回艙!
走運河,河道平直,水流平緩,有這樣一般好處:貨船的船速慢,吳浩的座船,只要船速也足夠慢,不要一不小心跑到貨船前頭去,就算一時看不見貨船,也不會真的跟丟了。
入夜後,單靠目視,無法跟蹤,那就還是那句話——足夠慢,等天亮。
天亮之後,確認目之所及,沒有云門寺的運油船,再略略加快船速,一點點往前趕。
接近臨安之時,終於,那隻熟悉的貨船,又出現在視野裡了。
繼續加速,超過雲門寺的運油船,提前趕到候潮門碼頭。
碼頭上,朱榮和梁亮已在等候了。
這是走運河——特別是貨船——另一個好處,航程確定,船速確定,只要不遇上極端天氣,便大致可以確定到埠的時間,雖比不得現代輪船的精確,但誤差也不會太大,朱榮、梁亮提前個把時辰等著,就可以了。
小半個時辰之後,雲門寺的運油船到埠了。
接下來,就是朱榮和梁亮的事情,吳浩跟了這一路,未經專業訓練的他,已是精疲力竭,眼睛充血,頭昏腦脹,直奔事先包租下來的客棧,倒頭便睡。
睡醒了,朱榮、丁喬,已在客棧,並帶來了這樣的訊息:
“圓光”並未入任何一家寺廟,而是進了城南一間叫做“春秋作”的油坊。
這間“春秋坊”,非但是近百年的老字號,還是向宮裡供油的“御坊”。
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