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得祥領來的人,年紀有五十多歲,臉上的幾道很深的皺紋,看上去,也經歷了不少的江湖風雨。

連他的目光都帶著一絲的冷漠,就好像已經習慣某種壓抑一般。

便是錢得祥介紹了方寒,此人也只是微微的點了點頭。

只是他非常在意半抱在懷裡的黑色公文包,彷彿有人會搶他的一樣。

錢得祥微笑的介紹道:“兄弟,這位是我的一個遠房親戚,叫孫金旺,我得叫他一聲表哥,一直生活在農村,沒見過啥世面!”

“這不是孩子要結婚,家裡得蓋房,才想把祖傳的物件拿出來兌換點錢,我就帶他來你這給他的物件掌個眼!”

方寒也是半信半疑。

孫金旺雖然穿的比較土氣,但是他的身上,總是帶著一股子冷勁。

正是因為如此,方寒才並不相信錢得祥的話。

當然,錢得祥也並不是要故意騙他,因為錢得祥可能都不瞭解他的這個遠房親戚。

方寒淡然的說道:“想鑑定什麼東西?拿出來看看先!”

孫金旺也不說話,彷彿他壓根就不會說話似的。

小心翼翼的拿出包裡的物件,一個用紅布跟皮紙包裹的一個類似瓶子的物體。

一層層的剝掉那些包裝,一個五色的瓷瓶,便呈現在眼前。

鈞瓷?

方寒微微的皺起眉頭。

在瓷器的發展歷史上,鈞瓷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種瓷器燒製技術。

尤其是北宋時期的鈞窯,素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鈞瓷無對,窯變無雙的特點。

說的就是鈞瓷的燒製過程,極其的複雜,技術要求非常的高。

要講究顏色的漸變,還要有釉色的平衡。

鑑定鈞瓷,不能只是摸,聽,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細看。

因為鑑定鈞瓷,首先要看釉色紋理。

方寒都要藉助放大鏡來看,才能看的仔細。

孫金旺的這個鈞瓷,為細頸圓口瓶,高一尺,寬半尺。

釉色青煙如潤,揮灑宛如虹彩流淌。

然而,方寒越看,眉毛就越是皺的緊。

之後,方寒慢慢的放好放大鏡,淡然的說道:“這個叫鈞瓷,出自北宋時期的鈞窯,年代也對,也的確是鈞窯燒製技術,只是它並不值錢,而且沒有什麼收藏價值!”

話音落下,錢得祥跟孫金旺都震驚的瞠目結舌。

既然是真的,為啥不值錢?

就在方寒要解釋的時候,陸敏火急火燎的推門而入。

“方寒,快點跟我走,我爺爺那邊要請您鑑定一幅字畫,是從北方來的人,很著急,你現在趕緊跟我過去!”

方寒苦笑的看了看錢得祥跟孫金旺,略帶愧疚的說道:“實在是不好意思,要不你們晚點過來吧,我在跟你們細說!”

然而孫金旺卻是個急性子的人,說他的物件不值錢,就要弄明白,為啥明明是真品,卻不值錢?是不是在忽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