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城中的公侯坊,以三條大街最為尊貴。

分別為寧和,景勝,白石。

因為幾位藩王的府邸、國公的宅子,皆坐落於此。

尋常百姓都不會靠近,生怕驚擾貴人,惹上潑天的大禍。

單單自己丟掉性命,也就罷了。

若連累全家老小,才叫悔恨莫及。

四周鋪子所經營的生意,也都是文玩古董、茶樓雅閣、風味吃食之類。

所以,有好事者,閒著無聊。

按照三條長街的門第順序,排定朝堂權勢的座椅高低,一度傳為趣事!

像是燕王、寧王、懷王的三座府邸,自然如同龍首。

位列三條大街的第一位!

靠近皇城根下,隨時都可入宮議事、面聖。

然後,就是涼國公、韓國公、越國公等幾家。

再輪到邊關封侯的武將,進入內閣的大學士。

依次往下,六部的尚書削尖腦袋,也未必擠得進去。

可見公侯坊三大街有多顯貴。

今日,風雪停歇。

接近白石街的康壽牌坊、與禮部侍郎為鄰的徐府。

幾扇大門緊閉,上下愁雲慘淡,各處瀰漫著壓抑氣氛。

那些服侍的丫鬟婢女、僕從家丁,走路都是小心翼翼。

個個大氣都不敢喘,生怕觸到主子的黴頭,捱上一頓毒打。

“招搖山……哼哼,果然被我猜中。

太子殿下為了維持仁厚儲君的形象,不會對我斬盡殺絕。

選擇借宗平南之手,硬生生磨死我……好一個東宮!”

書屋之內,徐熲靜靜地坐在椅子上。

其人眸光淡漠,難掩失望。

他面前的桌案,擺著兩封吏部和兵部簽發的調任公文。

內容大致一樣,相差不多。

無非就是讓徐熲過完年節之後,初春之時,趕往招搖山。

從當朝三品的兵部侍郎,貶為駐守邊關的總兵。

怎麼看都是失去聖眷,觸怒龍顏的悽慘下場。

“招搖山……”

徐熲臉色鐵青,手掌攥緊成拳。

如果換成其他地方,尚且不算糟糕透頂,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比如,調到西南十二府。

那裡是涼國公經營數十年的根基。

蟄伏個三年五載,等到朝堂局勢再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