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這是天啟年號的最後一天,本應該年假朝休的朝臣,卻十分默契的,沒有一個人提及此事。

內閣。

原本十分平靜的各個班房之間,走動忽然間的頻繁起來。

楊景辰班房。

楊景辰正在審閱一份文書:崇禎新政革新綱要。

這是簡略的大綱,涵蓋了吏治、經濟、軍事、學政、對外等多方面,言語簡賅,但從這上面,基本看不出什麼具體內容。

楊景辰粗略看了一遍,落在了最後的批註上。

黃立極,張瑞圖,周道登,崔呈秀,周應秋的名字赫然在列,閣臣中,就差他一個了。

楊景辰沒有猶豫,拿起筆,在上面署名,而後拿起來,遞給不遠處的小吏,道:“送去司禮監吧。”

小吏應著,剛走出去,一個小吏又進來,抬著手,急匆匆的道:“閣老,出事情了,陛下傳召,即刻乾清宮面聖。”

楊景辰一怔,道:“是所有人嗎?出了什麼事情?”

小吏道:“陛下傳召了所有閣老,還有六部尚書,具體的不清楚。”

楊景辰點點頭,沒有再問,起身前往乾清宮。

楊景辰出了班房,就看到其他閣臣相繼的走出來。

不等楊景辰開口,張瑞圖就看著他道:“元輔還有點事情,我們先走吧。”

因為六部的架空,閣臣原本錯綜複雜的關係,在悄然的緩和,不像以前那麼緊張,至少不會再相顧無言。

楊景辰看了看崔呈秀與周應秋,見他們面色有些不好看,情知他們知道了,便沒有說話。

一眾人出了內閣,跨過會極橋,直奔乾清宮。

他們還沒到,轉身看去,身後不遠處,一眾六部尚書與都察院左都御史齊齊出現,目的地自然也是乾清宮。

還不等六部尚書走近,他們停下了腳步。

一眾閣臣疑惑,倒是楊景辰會意,瞥了眼會極門。

果然,黃立極出來了。

六部尚書見禮後,跟在他身後,向乾清宮走來。

閣臣們對視一眼,站著不動,等候著黃立極過來。

黃立極畢竟是首輔,沒有出現還好,一旦出現了,他們必須要等,這是規矩。

黃立極面無表情的走過來,穿過中間線,徑直邁步上臺階。

閣臣,六部尚書不少人是知道崇禎召見的原因的,是以相對平靜,楊景辰等少數人則心懷疑惑。

一眾人出現在東暖閣外,等內監通報,待聽到那聲平淡的‘進’後,才魚貫而入。

黃立極等人進來,抬頭就看到了東暖閣有個身形偏瘦,面色漠然,眼角眉梢都是生人莫近的中年人。

這個人,在場的很多人都認識,包括楊景辰。

但楊景辰還是很疑惑,這位‘前輩’為什麼出現在這裡?陛下又為什麼召見他們?

“臣等參見陛下!”黃立極領頭,內閣六部的高官,齊齊向崇禎見禮。

崇禎坐在書桌內,看著這十幾人。

這十幾人,是大明的最高階官員,是決策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