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六章 暫停科舉(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場大雨,直到八月中才算結束。
工部尚書楊鶴,侍郎周延儒,以及戶部尚書畢自嚴,吏部尚書王永光,出現在東暖閣,向崇禎彙報著暴雨後的情況。
崇禎坐在椅子上,滿臉笑容,等他們說完,看著周延儒道:“這次兩河沒有決堤,沒有出現大的水災,周卿家功勞很大。卿家,不會怪朕在你守孝期間,奪情用事吧?”
周延儒連忙抬手,道:“國事多艱,忠君用事,此乃大義,臣絕無怨悔。”
崇禎微微點頭,看向楊鶴,道:“看來,朕的百萬兩銀子,沒有白花啊,楊卿家沒有辜負朕。”
楊鶴躬著身,道:“這也是工部上下同僚的齊心協力,臣不敢居功。”
崇禎滿意的笑了笑,道:“誰的功勞,朕心裡有數,朕已經命內閣制定獎懲名單了,不日下發。不過,這次雨還不算大,但也暴露出了諸多弱點,工部還得再接再厲,給朕築造一個,至少五年沒有大患的河堤……”
“臣領旨!”楊鶴抬著手沉聲道。
崇禎對於這次大雨,沒有出現大的災情,心裡是大鬆一口氣,看向王永光與畢自嚴,道:“二位卿家有什麼事情?”
畢自嚴舉起一道奏本,道:“陛下,臣來,是為‘宗室限俸法’而來。戶部對該法進行再次修訂,請陛下過目。”
曹化淳上前接過來,遞給崇禎。
隨著福王被廢,魯王領頭,宗室藩王齊齊捐納銀兩,莊田,這就引發了另一個拖延已久的問題——宗室俸祿拖欠。
因為國庫空虛,對於宗室俸祿的拖欠,短的一年,長的足足有五年!
宗室俸祿,可不是一筆小數字,不管是填補拖欠,還是以後每年照發,都是巨大的負擔。
以親王位列,基本俸祿是:米5萬石、鈔2.5萬貫、錦40匹、絲300匹、紗羅200匹、絹500匹、布2000匹、棉花2000兩、鹽200引、花1000斤,這還不包括王府等的修繕,王府之人生老病死,婚喪嫁娶等,是純俸祿!
大明目前有五十七位親王,粗略一算,每年就是四百萬兩以上!
這還只是親王,以下的郡王,公主,他們的子女等等,要是全部支出,每年至少千萬!
這裡面,還沒算入及勳貴公卿。
這是一筆很可怕的數字,大明每年的財政收入全部用於宗室俸祿,都不足夠!
根本負擔不起!
是以萬曆以來,屢次修訂‘宗室限俸法’,最近一次,是在三年前,天啟五年。
崇禎翻著畢自嚴的奏本,他看到修訂後的親王俸祿,基本上是減半,其他的郡王,公主,鎮國將軍,輔國將軍之類,減了一成到三成不等。
崇禎看著這些數字,心裡默默推算一番,每年支出宗室的,仍然高達六七百萬!
微微搖頭,崇禎道:“不行。朕記得,神祖的時候,是否準備擬讓部分宗室子弟自謀生計?”
畢自嚴躬著身,道:“回陛下,是有這回事,不過,後來朝議沒有透過,不了了之。”
崇禎沉吟著,抬起眼皮看了四人一眼,心裡思索再三,道:“宗室的問題有二,一個是俸祿過高,二是人口太多。”
畢自嚴,王永光,楊鶴,周延儒四人頓時若有所思,繼而對視,彼此探尋。
他們目中各有凝色,並沒有說話。
宗室是十分特殊的,不能輕動,否則會引起劇烈反彈。
萬曆時的‘宗室限俸法’,曾經就有人提及過限制宗室人口,萬曆起初意動,結果等朝臣擬定好條陳,萬曆在宗室的幾番‘動情’勸說下,全數給否決了。
後來朝臣屢次爭辯,最終只有晉代秦沈四王被限俸,其他依然如故。
但即便是秦晉代沈,莊田隨後得到大幅度增加,各種額外的補貼更是多了不少。
這也是畢自嚴為什麼說‘不了了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