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這邊在宮裡佈置著,宮外逐漸熱鬧起來。

隨著天色大亮,各級官員陸續上班,每個衙門談論的,都是長蘆轉運司的事情。

但相對來說,又有些不太尋常的平靜。

言官眾多的都察院還被封著,六部等調查‘郭允厚一案’還未停歇, 因此雖然人人討論,卻不如以往那般,或者想象中的熱烈——都是小心翼翼,鬼鬼祟祟的交談。

變化,沒有出在官場,反而是民間出了大事情。

京城之中,鹽價忽然間漲了起來,從原本的一分一斤, 漲到三分,五分,甚至於八分,還在往上漲!

並且,京城掀起了搶鹽風潮,無數百姓瘋狂搶鹽,鹽價仍舊蹭蹭往上漲,京城一度出現了鹽荒!

不多久,京城裡謠言四起,越演越烈,將這種搶鹽風潮推向京城之外。

不到下午,順天府之下的府縣紛紛叫苦不迭,上書的上書,甚至於直接跑到了順天府‘求救’。

而為此憂心忡忡上書的官員陡然也多了起來,累計高達三十多本!

傍晚,乾清宮殿前。

一輛輛馬車, 正在解除安裝一個個大箱子。

有內監拿著名錄, 正在挨個進行清點。

箱子一個個敞開, 全部是黃金白銀, 綾羅綢緞,古董字畫等名貴之物。

崇禎站在箱子之前,身後是王永光,李邦華,畢自嚴,曹於汴等眾人。

崇禎漫步上前,在這些箱子中間慢慢轉悠,一個個的看著。

王永光,畢自嚴等人跟著,沒人說話,表情各異,莫不是又驚又詫。

崇禎來到一個箱子前,看到了一串頗為老舊的佛珠,他也不知道這東西到底值多少錢,隨手拿起來,在左手裡撥弄著,道:“這是田爾耕抄沒來的,現銀總共二百三十八萬,其他寶物不算,還有田畝,鋪子,宅子之類另計。”

一眾人看著地上的一個個大箱子,一點都不奇怪。

長蘆轉運司來來往往的銀子不計其數,區區兩百萬,怕是零頭都未必夠。

李邦華站在崇禎身後,道:“陛下,天津衛那邊來訊息,說是有些鹽場鬧事,死了不少人。”

崇禎轉著佛珠,看著眼前這些東西,隨口的道:“死了就死了吧,關鍵是鹽場得儘快整頓完畢,正常出鹽。”

畢自嚴聽著,上前道:“陛下,京城裡,臣屯了不少鹽,已經放出去三十萬斤,很快就可以平息鹽價。”

這時,清點結束的王承恩過來,遞上一本賬冊,道:“皇爺,賬目對。”

崇禎嗯了一聲,轉頭看向畢自嚴,道:“南直隸呢?”

大明最主要的有兩個地方,一個是北京,另一個是南京。北京是國都,南京是大明稅賦六成以上的來源地。

畢自嚴連忙道:“臣安排了五十萬斤,並且與諸多鹽商有約定,如果有事,他們會協助朝廷,維持鹽價穩定。”

崇禎點頭,道:“朕聽說,朝廷裡有不少人,對京城鹽價暴漲很是擔心?”谷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