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眾正(第2/3頁)
章節報錯
曹化淳明白這話裡的意思,皮笑肉不笑都沒了,道:“張閣老還是去問皇爺吧,咱家就不傳這個話了。”
張瑞圖見曹化淳不肯接,也不敢說的露骨,以免落下話柄,見小吏拿著文書過來,笑呵呵的站起來,道:“曹公公說的是。我這就簽署。”
張瑞圖拿過文書,起身來到他的書桌前,開啟審閱一遍,拿起筆署名,而後蓋印。
“曹公公,好了。”張瑞圖蓋好後,遞給曹化淳,一臉的笑容。
曹化淳接過來,道:“有勞張閣老。”
一部侍郎的任命,在崇禎的態度明確下,沒有任何阻礙。
換做以往,首先是要有人舉薦,而後朝會討論,爭論個十天半月,隨後內閣再討論,最後才能送到司禮監蓋印。
在歷史上,崇禎朝的朝推,尤其如此。
主要原因,還是皇帝無所定計,甚至還搞出了‘列舉’,也就是拋硬幣決定閣臣人選的荒唐事。
曹化淳並沒有與張瑞圖多寒暄,帶著內閣擬定好的任命文書出了內閣,轉去司禮監,而後須崇禎御覽,再去司禮監蓋印,最後才能發出。
在曹化淳在宮裡來回穿梭的時候,他提及的魏忠賢,這會兒正在崔呈秀的密室中。
崔呈秀面色沉著,聽完魏忠賢的話,分析著道:“乾爹,陛下不認可,其實並不重要。霍維華已經認罪,那所有事情就都是他乾的。”
魏忠賢驢長大臉都是沉冷之色,道:“我現在越來越摸不清陛下的心思了,我在禁軍中的人,基本上都被撤換了。宮裡也不剩幾個,東廠,錦衣衛那邊除了報個信,基本上做不了什麼……”
崇禎的動作是連綿不絕的,對於他應該掌握的權利,在不斷的收回。對於自身的安全,更不會放給任何人。
在崇禎收回帝王大權的過程中,受損最嚴重的,無疑就是魏忠賢與閹黨了。
崔呈秀現在比魏忠賢安心,因此更顯冷靜,聽著魏忠賢的話,點頭道:“不止是宮裡這些,乾爹,六部,尤其是我的兵部。王在晉,高第等人已經到京,南京的劉廷元也快了……兵權已經完全沒有了。不過,這是正常的,我並不奇怪。乾爹,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重獲聖心,只要能獲聖眷,一切都可再來!”
這是魏忠賢一直想著的,但宮裡的這位不同於天啟,沒有什麼特別的愛好,反而勤政的過分,與他兄長,與他老爹,與他爺爺都完全不同。
魏忠賢仔仔細細的考慮著,沉著臉,道:“暫且來說,應該沒什麼問題。霍維華,我會想辦法,讓他以一個合理的方式自殺,不引起懷疑,徹底了結……”
他話音未落,密室外,響起三聲敲擊聲。
魏忠賢與崔呈秀臉色陡變,都看向入口。
崔呈秀走過去,拉開門一絲。
外面的人連忙低聲道:“老爺,內閣那邊的訊息,周延儒去戶部捐銀八萬兩,被陛下復起為工部右侍郎。”
崔呈秀關上門,轉回魏忠賢。
魏忠賢已經聽到了,神色微沉,直起腰,道:“周延儒是東林黨人?”
他倒是知道周延儒,卻並不熟悉。這個人,在天啟三年左右就辭官了。
崔呈秀坐下後,搖頭道:“不是,他應該是馮銓的人,我聽說他們是至交好友。”
魏忠賢聽著,神色微松。
只要不是東林黨人就好,他與東林黨人結下了死仇,如果東林黨人復來,他絕對死無葬身之地!
崔呈秀沒有在意周延儒,而是自顧的思索著道:“再過兩天,我就能回內閣。到時候,我借用權力,可以將霍維華一案了結。將一切事情按在他頭上,將來即便有什麼事情,也可以推給他……然後,咱們就可以徐徐圖之,不用那麼手足無措……”
自崇禎登基以來,魏忠賢與閹黨就一直處在一種惶恐不安中,沒有幾個人是安生的。
閹黨的不斷分裂,閹黨高層與魏忠賢不斷疏遠,都是這個原因。
魏忠賢是這麼想的,忽而湊近一點,低聲道:“我在宮裡還有幾個人,是潛邸老人,這些人十分愛錢,我可以透過他們,在皇爺面前為我美言,通風報信……”
崔呈秀立刻道:“這個關係,乾爹一定要維護好,十分重要。要是能夠提前知道陛下的心意,我們就能對症下藥,拿捏準了,或許是我們重獲聖眷的關鍵!”
魏忠賢看著他,心裡已經在思索著辦法了。
他在宮裡,確實有‘幾個朋友’,太監無女色,都是好吃好賭好錢之輩。
與此同時,乾清宮。
崇禎四人已經吃完了,周國太出宮,倒是妙妙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