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喝酒的陳清河,久違的喝了一口啤酒,神色沉靜的道:「我們就算是輸了,也沒必要那麼實誠,非得是聽楊家的話。」

「他們非法囚禁,原本就不講規矩,我們更沒必要和他們將規矩。」

「我已經想好了。過段時間會有一批農具產品的遠洋船,來到邁瑞肯的港口。到時候就讓阿姨喬裝打扮混入貨倉,跟著船隻一起回國。」

「回國以後,到了咱們的地盤,哪怕是楊家也奈何不了咱們。」

孫音敏美眸警惕,「你該不會是遠渡重洋後,也把我給賣了吧。」

這話聽起來,既好笑又心酸。

想到上一次,十幾歲的孫音敏茫然出海,被楊家人給賣了個一乾二淨後,陳清河就沒辦法笑得出來。

楊音韻代為解釋說道:「媽,清河和楊家人不一樣,他可是很好的人。我們家裡的生意做得比邁瑞肯大,您一定會喜歡那裡的。」

「您的兩個外孫女,也在那邊生活呢。」

提起外孫女,孫音敏的眼神中再度亮起好奇光芒。

陳清河略有些疲憊的說道:「邁瑞肯這個地方,我真的是呆膩了,可惜一直有楊家糾纏著,我沒辦法痛痛快快的離開。」

「等解決掉凱歌船舶公司的事情,完善了咱們的船舶生意,再把國內的生意都放到邁瑞肯圈錢,咱們就能順順當當的離開。」

「攢足了這些資金,咱們就能讓國內外的生意一起迴圈,迎接九零年的大變革。」.

這話說出口,周圍人聽得都是雲裡霧裡,實際這番話語也是陳清河說給自己聽的。

一九八四年,國外的市場遠大於國內,陳清河在這裡的成熟生產鏈,完全可以搬入國內。

與此同時,國內的一些廉價商品,外加上陳清河的奶茶、油炸食品等,在國外利潤翻番。

兩邊的生意一起做,就能讓陳清河迅速積攢一波財富,興許等九零年以後,他就有足夠的槓桿撬動資本。

到了那個時候,陳清河的財力應當不亞於半個楊家。

等九五年左右,陳清河估摸著自己就可以徹底超越楊家,成為一方巨擘。

一家人正吃著飯,秘書在陳清河的吩咐下,正幫孫音敏收拾著上船的東西。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陳清河準備讓孫音敏搭乘今天下午三點鐘的船隻返航回國。

正待這時,門外的值崗亭內有保安來報,「陳先生,楊家的人來拜訪。」

陳清河面色微變,隱約間似乎猜測到什麼,急忙說道:「你去告訴他們,我抱病在家,暫時不方便見客!」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