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對方答應,那麼他輸了以後也要反賠償一千萬。”

“有些人害怕打不過傾家蕩產,在開戰之前就先認慫,老老實實的把碼頭送出去。”

“還有更極端的,拿耳朵、手指,甚至是自己這條命做賭注,嚇唬對方不敢跟注,以此不戰而屈人之兵。”

陳清河大概聽懂了開戰之前的賭約,其實就是膽小鬼博弈。

一方拼命加註,就是要讓對方害怕。

對方同樣希望不戰而勝,也跟著瘋狂加註。

膽小鬼博弈中,輸的一方一無所有,贏的一方則是盆滿缽滿。

講完了開場,黃榮生繼續講打碼頭後續的規矩。

“第一戰,比的不是打人,是捱打。”

“雙方各出一個人,可以是捱打的也可以是打人的。”

“捱打的躺下準備捱揍,那打人的可以隨便往他身上招呼。我們這兒打碼頭,有趣就有趣在這裡。被打的人不能喊疼,反而是要喊打得爽,打得舒服,和撓癢癢似的。”

“如果打人的足夠兇狠,把人活活打死,那麼就得貪官司倒黴。”

“被打的怕死,中途慘叫求饒,那就是輸了。”

“這場比試,也是比誰的膽子更大,誰能豁得出去。”

文三江聽到這話,並不覺得奇怪,“津派混混也是這樣打碼頭,只是你們這裡的規矩更多。”

“規矩才剛開始呢。”

文三江繼續介紹說道:“我們這裡打碼頭是三局兩勝。第一局之後還有第二場的下油鍋。”

“同樣是兩邊各自選一個人,吊在巨大的架子上,下面就是冒著熱氣的油鍋,一點點的把人的腦袋往下放,一直到腦袋倒著伸進油鍋裡。”

“誰先喊停,誰認輸。”

“第三場是最中規中矩的,雙方選出一個人比拼拳腳功夫,這個輸贏最容易判斷。”

聽過三場比試以後,文三江不由得笑了。

陳清河和黃榮生都不由納悶的看著他。

黃榮生問:“文先生,您笑什麼?”

文三江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我保證,比試時我們必勝。”

黃榮生也沒有多問,同樣端起酒杯,“那就預祝你們成功!”

“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