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楊家便忙碌起楊晨說親的事,她自己只是悶悶不樂的關在房裡,沒有反對家裡的安排。

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不是楊巧月,也不可能衝破思想的藩籬。

呂氏為此特地安排茶會,專門整理出京師中上家庭有未婚男子的名單,送去茶會請帖。

許多想跟楊家攀親戚的都知道楊家有三位姑娘,大姑娘名聲最盛,京師幾乎無人不知,三姑娘已經被黃家說親,還有位二姑娘,前段時間名聲不好,多有議論。

楊家突然舉辦茶會,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為姑娘說親,就是不知道是為大姑娘還是二姑娘,若是大姑娘可是得擠破頭表現。不管怎樣,楊家下帖子一定要來的,如今京師府大家想上門都沒機會呢。

楊巧月幫著家裡準備茶會,這是楊家第一次在京師正式的茶會,不能掉了面子。

第三天,各家都提著小禮物上門參加茶會,呂氏帶著楊巧月和楊晨接待夫人們。

柳家夫人為此事特地過來幫忙,呂氏以前雖然在京師待過,但那是五年前,如今許多人都不認識。

迎面走來幾位貴婦人,柳夫人幫著介紹:“這幾位是祭酒家的鄭夫人,中間那位是鴻臚寺少卿的夫人簡夫人,左邊那位是大理寺卿家的孫夫人……。”

呂氏笑著迎上前:“鄭夫人、簡夫人、孫夫人,感謝百忙中抽出時間來楊家喝杯春茶,深感榮幸。”

“我們都是在家閒忙,楊夫人太客氣了。”她們紛紛還禮,能來楊家才是她們之幸。

幾人相視一眼,之前都沒少聽關於呂氏的流言,商賈出身,如今看這禮數和談話,絲毫不像市井商賈。鄭夫人鼻息輕哼一聲,意味深長。

她們的反應呂氏並未在意,她如今是四品誥命夫人,對於這種言論早已沒那麼在意了。

人處於的高度不同,心態也會改變。

幾人自知反應失禮,趕忙抱歉,呂氏大度笑著:“幾位姐姐不必在意,這是我家大姑娘巧月和二姑娘楊晨。”

“小月,小晨,見過幾位夫人。”

兩人盈盈一禮,楊巧月面色冷淡,楊晨則心不在焉。

幾位夫人看著兩個精緻的姑娘,目光停在楊巧月身上,坊間關於楊家大姑娘的流言比楊家夫人多許多,今日一見,哪像流言那般放蕩不羈,嫵媚多嬌。

分明是個規規矩矩的姑娘,長得細眉小眼,就是太清冷了,再看楊二姑娘精神卻是差了些。

“楊家姑娘個個生得玲瓏剔透,今日過來也沒帶什麼禮物,這兩隻珠子送給你們。”鄭夫人最先反應,準備的也最充分。

呂氏見狀,忙道:“鄭夫人,這禮物太貴重了。”

“欸,我初次見兩位姑娘就覺得有眼緣,珠玉當配嬌人。”

鄭夫人說著將珠子遞到她們手中,兩支珠釵不一樣,她給楊巧月的更加精緻,顯然把楊巧月也當成說親的了。

礙於禮數,楊巧月只好暫時收下,這兩支珠釵都是她鋪子的高檔貨,這鄭夫人倒是捨得下本。

一旁其他夫人只得眼巴巴看著鄭夫人先她們一步獲得好感。

楊巧月讓楊晨領著這幾位夫人到後院入席,讓她多表現一下,這幾人是今日過來的夫人中比較不錯的,雖然孫夫人態度更傲慢,但總體還算得體,家風應該差不了。

楊巧月陪著呂氏繼續在門前迎接,柳夫人低聲說道:“這位鄭夫人顯然意向更明顯,她家公子和承棟是同批的進士,雖然還沒安排官職,但前途肯定差不了。”

“確實還可以,就要晨兒的緣分了。”呂氏應道。

楊巧月對此沒多大興致,幫忙迎著夫人們到後院,上了茶水,茶點之後人就跑沒影了。

後面這些事交給呂氏和柳夫人就夠了,今天只是篩一遍,把有意向的才重點單獨聊的。

原本這些夫人十分熱絡,大家三句不離楊大姑娘,呂氏怕大家誤會,便隱晦告訴大家最近是幫二姑娘看人家,那些人的興致一下就淡了。

雖然楊賈配官位不低,但楊晨畢竟是妾室所生,要到她們家當正房可是有些勉強,若要入門當妾室那正房的身份不得三品以上,不然怎麼可能壓得住孃家是楊家的姑娘。

犯了難也只能收了心思,最後也只有鄭夫人、孫夫人兩人提了嘴家中孩子的情況,顯然可以再深入聊下,其他人都沒再提此事。

午後,一些沒意向的夫人便先後告辭了,鄭、孫二人多留了會,單獨和呂氏聊了聊,雙方再約了時間下次見面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