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太落葬一日後,楊家籠罩在陰鬱的氣氛下,家中百事待興。

各房孃家都沒有多留,第二天便向楊家告辭離開。

呂老夫人多留了一日,知道楊家困難,私下給呂氏留錢,讓她有困難再來信。

送走了各房孃家,楊家恢復平靜。

前段時間忙的時候大家沒什麼想法,現在閒下來,各房生出不一樣的心思。

都在擔心,楊家難道真的交給一個小孩來當家,心裡忐忑不安!

楊巧月心知家中浮動的情緒,暫時沒有理會。

她先恢復天下農菜鋪子的營業,這是目前南莊來錢的營生,不能斷。

任何時候事關銀子的事,都是大事。

一天內,南莊就復產了,楊巧月還帶著二伯父楊齊忠參觀了莊子和鋪子。

楊齊忠沒想到侄女來縣城短短兩個多月,竟然做了這麼大的事。

“月兒,你這些東西,在牧羊村能種活嗎?”

“能,只是麻煩,需要改善土壤,還需要菌種袋,眼下不是拓展的時機。”

鄉下推廣的問題楊巧月早有考慮,本來打算出了年就回牧羊村開展此事。

現在老祖母走了,讓她掌家,短時間肯定不行了。

楊齊忠點點頭,這確實是大工程,急不來。

隨後跟楊巧月說起牧羊村的地,他一直在收地裡的紅薯和白崧。

上次楊穆忠回老家收了幾車走,現在地窖又裝滿了,問她接下來怎麼安排。

“二伯父,沒幾天就過年了,您便留縣城過完年再安排吧。地裡的東西,想必村裡族叔會幫忙照看幾日的。”

楊齊忠對此沒有異議,對於這個大人般的小侄女,他一向放心。

楊穆忠和楊承棟跟在身邊陪著,沒有搭話。

他們來到後山荒地,管增帶著其他人正在地裡採菌菇,看到楊巧月和楊齊忠過來。

大家停下來,上前行禮,“大姑娘,楊二老爺,大少爺,四少爺!”

“阿增,第三茬菌菇收成到多少了?”

“回姑娘,已經過半,兩千斤,第三茬預估四千斤。”

楊齊忠聽得目瞪口呆,沒想到產量這麼高,不管賣再便宜,這個數量的來錢都不會少。

楊巧月暗暗吐槽,這產量簡直打骨折!

要是楊齊忠知道她的吐槽,肯定要鬱悶,他主動提起這幾天要到南莊幫忙,順便學一學菌菇相關的農事。

楊巧月也是這個想法,立即安排管增負責教二伯父,他是從南莊改良土地到生產全程參與的人,沒人比他更合適。

管增應下,楊齊忠對新鮮農事格外感興趣,沒再跟著楊巧月,留在了荒地。

楊巧月只得隨他去,笑道,“要是家裡人都像二伯父這麼勤快,哪會淪落到變賣家產度日。”

“二伯父確實吃苦耐勞,絲毫沒有因為家中門楣改變初心。”楊承棟同樣感觸。

楊穆忠有些不好意思搔搔頭,“父親似乎確實對農事格外熱情。”

三人隨後到藥地,木恩恩和管秋一大早過來忙活,前段時間因為樓老太去世,一直沒人管。

“七七(小姐)。”兩人走過來。

“恩恩,藥地怎麼樣了?”楊巧月隨口問起。

木恩恩面露頹色,“我想,可能失敗了,剛剛隨處挖開種子,不僅沒發芽,還發黴。”

“應該是土地的問題,這塊地等開了春重新種紅薯吧。”

楊巧月這麼說,木恩恩感覺讓她失望了,輕輕恩了聲,沒再說試一試的話。

“不過,出了年要找塊更大更肥沃的田繼續種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