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第3階段:
5月26日,焦點重新轉回1V,D3方這時候又犯了一個絕大的錯誤,自己在新八區1PF的POS居然忘了添燃料,導致主權消失。BP方几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1PF的空間站,成為了榮耀的地盤。這對D3計程車氣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
5月27日,泛北體系集結重兵攻擊1V,D3死守未果,5個POS都被到了增強,增強結束的時間都是29日凌晨。這是D3犯的第二個錯誤,POS的鍶包添得一樣多,導致自己反而壓力更大。
5月29日,泛北方依靠烈火的RMB掃光吉他市場戰列以上船隻,再次透過公會外交,承諾只要借旗艦號給泛北體系使用,還號後旗艦一起給予。集結了除反泛北體系勢力外其他大部分0。0軍團的70旗艦和外圍的80戰列。
D3深知這一戰的重要性,集結了300+的戰鬥人員,其中有30旗艦。
然而D3指揮又犯了個錯誤,讓戰列艦帶上感應抑阻來阻礙對方的航母遠修鏈。
接戰以後,200多戰列由於伺服器太卡,用上感應抑阻被對方航母的鐵騎攻擊而無法躍遷,導致戰列艦損失極其慘重,自己的旗艦由於數量劣勢而被打散。
最後一戰D3失敗,1V的POS被全部推掉。由於市場被掃,D3手中有3000億ISK缺無船可買,後勤完全補不上,此後D3完全失去了鬥志,前期整合不夠的缺點完全暴露,剩下的幾天5E、28等星系被逐個攻佔。
1V的BUG訊息以被泛北方大肆宣揚打擊4A戰士信心。滅世狂舞和珈藍神殿等原巴貝爾聯盟聯盟的人員退出了D3,原D3的軍團創世等為了生存而加入了泛銀河商業共同體。
到了6月中旬,D3解散,原東部經濟共同體的一些人員重組為EF聯邦空軍,建立了東部聯邦,不過領地只有地窖這一個星域,線上人數也急劇下降。
這個時候1V的BUG礦事件完全曝光,是因為D3在1V空間的製造線上卡了一批重型導彈,可以無限遞送然後化礦,使D3完全不需要三鈦、類晶等低礦。
這個事情只有天緣傳說、滅世狂舞阿呢等幾個高階領導知道,而且據說這些人還將化出來的三鈦賣RMB賺錢,這一事件導致D3內部完全分1裂。
這個時候泛北體系佔領了灼熱、底特里德等星域後,雖然一直說要將D3打出0。0,但沒有再繼續攻擊地窖,讓人非常費解。
直到最近才爆出原因。
原來當時實力壯大的榮耀和貓盟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一旦沒有了共同的敵人,榮耀很可能和貓盟開戰,北盟有內訌的危險。
烈火不得已只能留下地窖做為一個象徵性的對手至少在表面上維持聯盟的穩定。
此後,烈火退出EVE,北盟的執行軍團變成了無畏軍團,漢莎航天宣佈加入北盟。原滅世狂舞發表宣告退出EVE,實際是承認了失敗,原巴貝爾聯盟的一些願意留在EVE的人員重組為PS軍團,後來又組成巴貝爾聯軍。國服進入了一段很長久的安定時期。
此後D3分裂出去的一些軍團組成星際娛樂研討會聯盟,北方艦隊也加入,表明了中立態度並在科爾斯發展,並在卡徹、伊梅瑟亞、邪惡灣流種下主權。
很長一段事件,泛北方一直在宣揚要把反泛北勢力清除出0。0,但是卻一直不見行動。倒是東部的人早就風聲鶴唳已經開始朝帝國區搬東西準備去做任務黨了,但是直到啟示錄2開放也沒見到泛北體系又什麼大動作。反而北盟內部出了問題。
9月底,隱星軍團因為0。0地區分配問題和浩劫與貓盟都起了衝突,和貓盟更是大打出手。最後隱星退出北盟開始攻擊浩劫和貓盟的地盤,後來進駐混濁成立曙光聯盟,成為反BP勢力的一支。
9月28日,啟示錄2開放,三級主權和首都的加入完全改變了EVE的主權爭奪戰。一個月後,各個0。0勢力的三級主權建立,反誘導力場的存在使衝擊三級主權成為戰列艦自殺式攻擊,北盟攻擊地窖的計劃也只能停留在紙面上。
10月10日,榮耀跳出北盟自立門戶,聯合自己下屬的艦隊和漢莎航天,佔住了新八的大片區域和對舞之域的大部,勢力很快膨脹到2000多人。加上前面的隱星事件,沒有了主心骨的北盟已經無法整合聯盟了,反而是泛銀河商業共同體成為了國服最大的聯盟。
戰役意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也稱第一次1V會戰,高強度戰鬥持續超過40天,雙方被摧毀的旗艦不下300條,損失的戰列艦單天24小時數量不下1000,全服75%的人被捲入其中。
6月中下旬,GT證實1V的BUG存在,大量封禁賬號;同時為了嚴懲RMB,包括烈火和眾多D3高層號在內的賬號被悉數查封,而烈火早已萌生去意,所以頂著利用BUG的對手,不惜一切代價(據說差不多1年的時間投入了120萬RMB取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體面的退出。
泛北體系失去了維繫的根本,解體只是時間問題了。
北方聯盟的執行軍團變成了無畏軍團。
反泛北體系受到沉重打擊。
第三世界聯盟直接解體,滅世狂舞承認失敗,退出了EVE。
然而和以往的反泛北體系獲得戰術勝利,泛北體系獲得戰略勝利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戰反而是反泛北走向輝煌的起點。
一戰對於CEVE來說是重大的戰略轉折,泛北體系VS反泛北體系爭霸時代進入末期,CEVE即將迎來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