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FBP的重新崛起 星娛樂的傾斜(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次1V會戰:反泛北體系的重新崛起。
第一次1V戰爭以後,失敗的反泛北勢力似乎變得悄無聲息。
滅世狂舞退出以後,剩下的原巴貝爾聯盟人員幾次重組,但一直沒什麼大的動作;
東部聯邦守著地窖那塊巴掌大的地盤,對於泛北體系來說似乎構不成什麼威脅;
星娛樂雖然很多軍團有著反泛北體系的背景,但是公開的是中立態度,而且和龍鱗、斐德克、北盟和泛銀河在科爾斯達成了分割地盤的默契,彷彿EVE的世界就此和諧了。
當然,對於地窖這塊反泛北勢力最後的領土,泛北方一直惦記著的,在榮耀和隱星事件之後,大概11月初,泛北方放出風聲,要最後解決地窖問題。雙方一直在ECF大打口水仗,一直對噴到了12月5日,倒是反泛北體系開始動手了。
2007年12月5日晚,到12月6日凌晨,反泛北體系突然調集了上百作戰人員,外加旗艦突襲1V-LI2。
搞笑的是,負責防禦1V的泛北體系部隊居然沒有給POS添燃料,導致當時1V和5E是無主權,反泛北不費吹灰之力就推掉了泛北的POS,插上了自己的,泛北方苦戰一個月,耗費上百旗艦和上千戰列的1V就這樣輕易地被人給拿了回去。
更重要的是,做為BUG礦的焦點和當時D3的製造中心,1V還有多少沒運走的物資誰也不知道。第二天5E的空間站也被反泛北打了下來,又一次大戰一觸即發。由於一週以後1V和5E才會變更主權,這一週之內泛北體系如何儘快將1V收回才是要緊的問題。
12月9日,泛北體系集結了旗艦主力,直接從正面戰場進攻1V,但是反泛北體系卻沒有任何抵抗。
泛北把當地的POS推到增強,打下了空間站。
此後1V空間站幾次易手,包括納稅、泛銀河、新巴貝爾都曾打下過空間站。但是沒有主權的星系這樣打來打去也就是熱鬧熱鬧,沒什麼實質意義。
而更讓泛北傷腦筋的是反泛北根本不作主力決戰,而是採用騷擾戰術。
泛北體系地盤太大,防禦力量不夠,導致被到處點火。接著又被反泛北的乘虛打下了3G-LFX原屬於榮耀的空間站。
敵人在後方有了落腳點是絕對不允許的,於是12月11日泛北主力回師先準備打3G,結果晚上因為指揮官手滑,帶隊直接跳到了3G空間站門口,被爆了大部分戰列和3條旗艦。
此後泛北暫時顧不上1V了,反泛北的拖把流戰術成功地為1V的主權升級贏取了時間。
12月15日凌晨,北盟在1V重新插下後來又被打到增強的POS退出增強,其結果是泛北居然沒有什麼大的防禦,被反泛北推掉POS。
到了12月19日,1V主權變更為東部聯邦的,第一階段反泛北勢力守住了1V,而在爭奪之中沒有暴發大的旗艦戰是很奇怪的事情。
泛北方此後又犯了一個戰略性的錯誤,在1V升級3級主權的這1個月裡,沒有利用自己的人數和後勤優勢持續給予反泛北壓力,只是想在最後一戰殲滅反泛北的主力。
而最後一戰就在1V升級3級主權的最後一天,2008年1月9日暴發。
1月9日晚8點,雙方主力開始集結,由於保密的需要,反泛北方並沒有作全體動員,而是用上了所有的旗艦號,大概45+無畏和10+的航母,戰列最多不超過40。
泛北方同樣沒有動用人海戰術,而是集結了約60無畏和20航母,外加約50戰列。
考慮到反泛北是防守方,本地補給方便,雙方的戰力應該是對等。
晚上10點以後,泛北方的旗艦部隊進入1V。
在這次大規模的旗艦戰中,T2船的加入成為了戰場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攔截艦的戰場運用,使得對戰雙方的戰術都出現了更多的變化。
在雙方斥候和攔截以及戰列編隊不斷變換戰術點,頻繁躍遷以尋找戰機的時候,泛北方出現了失誤,大概3條旗艦落單,在GD星門被泡泡給攔住了。
然後被反泛北的斥候發現,反泛北戰列編隊立即跳星門接戰,泛北一航母被爆,一條無畏下線消失,另一條無畏被及時跳過來的泛北航母群維修鏈給救了回來。
但是不知道泛北指揮官怎麼想的,接著又把無畏編隊帶了過來,又是一次旗艦戰中最忌諱的分兵行動。
反泛北抓住了忌諱,旗艦群立即跳到星門戰術點接火,先集中火力擊潰了泛北的戰列編隊,接著雙方無畏航母對轟。
由於反泛北戰列編隊的存在,牽制了泛北的火力,同時反泛北的補給方便;雙方對攻了1個小時左右,泛北無畏鍶包耗盡,雖然陸續有部隊增援,但是戰場優勢已經向反泛北方傾斜。
到了凌晨0點,泛北方約60無畏被團滅,同時損失約10+航母;
而反泛北方損失了約25無畏和不到10條航母,從戰場情況而言反泛北大勝。雖然第二天泛北方發言人說這個損失對於泛北的後勤完全不是問題,而這確實是事實,但是泛北的戰略目標——阻止1V升級為3級主權和給予FBP主力致命打擊——都沒達到。
第二天,1V升級為3級主權,反誘導力場上線,再想攻打1V將變得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