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儀駕回到洛陽的前兩天,朝廷沒有安排什麼活動、主要是休整,並等待後續將士到達。

吳國眾人也與晉軍中軍一路、當天就到了洛陽,晉官給大夥都安排了住處。小虎的身份依舊只是吳國公主,本來她可以與吳國主孫祿、孫休、孫奮、全公主在一塊,反正都是姐弟關係;卻沒想到,賈充給她單獨安排了一座宅邸。

額外的待遇,不見得全是好事。小虎聽說了潘淑出宮看望孫祿、趕去孫祿的住處時,便因此遲了。

太陽已快下山,潘淑等人走到了庭院中,正要離開。送別的一行人中,全公主也在!

幾個原本非常熟悉、算是一家人的人見面,小虎忽然竟覺得很尷尬。上前相互揖見,小虎才終於開口道:“母后別來無恙?”

潘淑生得一雙漂亮靈動的大眼睛,眼神完全藏不住她的複雜情緒,“挺好,我最近與魏太后住在洛陽宮……當時到洛陽沒多久,便聞訊先王駕崩,我一直在服喪。”

小虎那時在書信裡、提醒潘淑為大帝服喪,乃因小虎正是傷心之時,但今日她並非為了來質問潘淑。她便好言道:“分別已數載,看到母后平安無事,我就放心了。”

潘淑又抬頭看了一眼屋頂上的餘暉,立刻輕聲道:“今日卿等剛到洛陽,我來得也很倉促,不能逗留太久,不然一會太陽下山、宮城不好進。改日提前相邀,見面再敘罷。”

小虎道:“母后說得是,我也一起送送母后。”

她隨後又與孫祿夫婦招呼了一聲,姐弟倆在建業見過、並且一路來的洛陽,此時便不用多言。

這時全公主主動喚了一聲:“三妹。”同父同母的親姐妹、似乎已無多話可說,小虎只是應了一聲。

潘淑也沒再與小虎交談,一邊走、一邊還在關心孫祿;孫祿只說晉帝待他不錯,叫他不要害怕、偶爾還會見面詢問一下云云。相比小虎這個繼女,顯然潘淑更在乎她親生的兒子。

小虎沒再與全公主說話,但同行的人裡面,除了許久不見的潘淑、小虎實際上最關注的人還是全公主!即便小虎對全公主幾乎全是仇怨憤恨,卻仍無法視若無睹。

大家還在建業的時候,小虎就有機會報復全公主、終究沒來得及下定決心!親姐妹相互置之死地、小虎多少還是要顧及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形象,皇帝當然能猜到她的意思。

全公主到洛陽見到潘淑,定會設法把潘淑遇刺的事撇乾淨;最好的辦法,就是全部推給前中書令孫弘。加上孫祿之妻全氏的聯姻關係,全公主還可以邀功,表明在潘淑逃跑之後、她是保護孫祿的盟友。

如果全公主僅是這樣的策略、還可以理解,畢竟只是為了自保,小虎也有辦法破解。

但若全公主讒言,當初小虎聯絡潘淑、想證實潘淑失節投靠了敵國,是為了藉此對孫祿不利;從而離間小虎與潘淑的關係……那全公主的惡意就太大了,就算自身難保的情況下,也未有任何改變!此時的全公主、已完全不是小虎的對手,真的會這麼作死嗎?

在這樣各懷心思之中,一行人走到大門門樓。潘淑這才有點不捨地告別,帶著宮廷隨從離開。

這裡的吳國人、還是原來的熟人,但潘淑至少在這些人面前、威信似乎比做皇后時還大了!以前在建業做皇后、潘淑是空有名分,全公主等人哪會把她放在眼裡?但如今潘淑身邊可是有晉朝的宦官宮女、甚至宮廷侍衛。

當然小虎相信、自己也能得到晉宮的名分。

不過秦亮並沒有立刻策封小虎。正月二十三日、君臣在閱門議事,秦亮提及策封郭太后等人之時,吳國人那邊暫時只封潘淑為惠妃。

閱門內一片譁然,議論聲嘈雜不已。這是意料中的事,大臣們驚訝的原因、當然不是皇帝霸佔了潘淑,即便潘淑曾是孫仲謀封的皇后、孫祿的生母,大家也不在乎,反正吳國都被晉軍武力攻滅了。眾人詫異的是郭太后!

除了郭太后,當然還有甄瑤、同樣比較荒誕。然而曹芳是被廢的魏朝皇帝、並已休了甄瑤,甄瑤還勉強說得過去,大家只需要關注郭太后。

秦亮等著眾人議論,大夥私下裡交頭接耳他不管,只待有人公開的言論。

他一言不發地跪坐在正位,不時忍不住挪動一下身體,儘量保持著端正的坐姿。雖然這兩天秦亮與五個人呆在一起,幾乎沒出昭陽殿一步,但他覺得還可以,至少自己一早就來了閱門、令君等人估計此時還在睡覺。他確實覺得有些疲憊,不過主要還是跪坐的姿勢、著實有點費勁。

閱門裡屋有椅子,不過今日議事的大臣多達二十餘人,還算是比較正式的場合,跪坐是一種禮儀。好在議事場合不用穿袞冕,那種冠服才真的不舒服,動都不敢隨便動,動作稍微大一點,眼前的珠子就會晃來晃去、彷彿要甩掉了一般。秦亮今日依舊戴通天冠、穿著一身紅色的直裾,他有好幾套這種衣裳;春季來說,一般是三種顏色換著穿,紅色是東漢以來的尊貴顏色,青色表示四季輪換顏色中的春季,灰白色或銀白色是晉朝的五行色。

大家嘈雜了好一會,侍中荀勖終於平舉起象牙牌,說道:“臣勖言,設北宮皇后不合禮制,皇后之下,應該只有三夫人九嬪。”

頓時有不少人點頭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