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橫江士載(第2/2頁)
章節報錯
鄧艾看了一眼文欽道:“叫徐州……馬隊,走前方。”
東線這邊,主將是王公翼(王飛梟)、鄧艾其次,且皇帝派王家人與王公翼談過,要他多聽鄧艾的建議。兵權很清晰,文欽自然也不能抗命,然而文欽嘴上還是略顯不滿,大模大樣地說道:“徐州軍大部還在堂邑,我們的人雖然比孫峻少一些,卻也不是打不過他們。”
段灼瞪著文欽。鄧艾再次開口道:“派人……去下令。文將、將軍來。”
部將段灼等要跟過來,鄧艾示意阻止了。兩人便騎馬往南走了一段路,來到了一處長滿荒草的土堆上,更南邊則是一大片低矮山丘的樹林。
文欽當然知道、鄧艾說話費勁,他雖未出言不遜,但是臉上很快露出了不耐煩的神情。
鄧艾掀了一下頭上的草帽,看著大路上的隊伍、頭也不回地說道:“寵信縱容……將軍者,或權宜利用,或無人……可用。蜜如飴……又如何?追隨必敗……之人,一時……肆意,何來……前程?”
文欽轉過頭來,皺眉看著鄧艾。
鄧艾換了口氣,接著說道:“陛、陛下救過汝,上次在洛陽,我見……文公子,在御前。如今還公、公正對待文家,只有……陛下了。”
他這次的話也很簡短,但比平時多了一些,隨即又說了一句:“將軍盡心……於陛下之、之大事,有功……定不會虧待。”
文欽沉默不語,但剛才不耐煩的傲慢之色已經消失。
鄧艾輕輕一夾馬腹,向土堆下先走,忽然又回頭道:“此、此段江岸,多是……泥沙地。若不留碼頭,孫、孫峻不一定……在渡口下船。”
文欽拍馬跟上來,又朝四面觀望,仔細看著周圍的地形。他剛到橫江,可能還不太熟悉。
但鄧艾對地形道路十分有心得,早就摸透了。
周遭一片平原,不過沒有山的地形照樣可以比較複雜。南邊有一大片狹長的低矮山林,山林以南又有許多荒廢的水田水塘;而橫江渡口那邊、周圍都有樹林水田沼澤,唯獨北邊的豁口比較開闊。
如果鄧艾不向西北方向退走一段路,戰場便會在那一片、地形簡單的豁口。吳軍受到的威脅只在一個方向上,進攻的同時、也容易部署層次縱深設防;所以就算鄧艾贏了,吳軍還是能設法有序地撤退。
本來鄧艾此時手裡就不到兩萬人、兵力比吳軍少一些,於是他乾脆率軍佯退;走得很慢,亦未遠離南邊那一大片樹林,好讓孫峻更有安全感。畢竟吳軍到時候即使遭受了騎兵突襲,也可以選擇從不遠處的樹林間退走。
沒過多久、時辰已臨近傍晚,鄧艾遂下令全軍停留紮營。
中軍駐紮在一個破敗的村子裡,周圍依舊有許多荒廢的水田、田埂、池塘。以前吳國佔著東關,平時兵馬活動的區域直到巢湖,並在東關南部地區大量屯田、以補給東關的駐軍。當時魏國軍隊、幾乎不會靠近大江,橫江渡口這邊也有吳國的屯戶村莊。
但是吳國喪失東關、羨溪等各處關隘城池之後,西岸的人口便基本都遷走了。只剩下斷垣殘壁、一片荒蕪!大多屋頂失去了稻草之後、土牆也被雨淋得垮塌,只剩下一堆堆土堆和朽木;有瓦或稻草殘存的牆壁、反而還立在廢墟之中。
各部擇地駐營下來,諸將到中軍議事。有人已經猜到、鄧艾是想誘敵深處,便主動請纓道:“僕請明日出營挑戰,詐敗引誘水賊。”
鄧艾磕磕絆絆地拒絕,部下段灼聽明白了他的意思、隨即開口解釋道:“此計可能弄巧成拙,讓孫峻更加警覺。孫峻若發覺是計,反而可以宣稱勝了我軍一場、以鼓舞士氣,退走再伺機而動。”
此時鄧艾展開了一幅圖,開始佈置明日各部的位置,打算擺開陣型與吳軍正面交戰。地圖是給部將看的,鄧艾幾乎不用看圖。
附近這片地方,有水田池塘竹林、沼澤溪水,將平坦的土地分得零零碎碎,並不利於騎兵展開;而且晉軍的兵力,比孫峻手裡的吳軍要少,算是比較公平的對決。孫峻若是不敢迎戰,可以說他簡直是畏敵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