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末年,隱有大廈將傾之勢。漢帝老朽,已無當年之英姿。皎潔明月,當空而照。

汪國目光堅毅,看著面前的建築。重簷歇山頂,上覆黃色琉璃瓦,簷角安放小獸石雕。

下方掛著一大塊牌匾,上書漢林殿。宮女的引領下,汪國落座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殿內金磚鋪地,拳頭大的夜明珠置於兩側,照耀地整個大殿熠熠生輝。

汪國環顧四方,周圍盡是前來殿試計程車子。士子們各自端坐,神色肅穆。

決定此生命運就在此刻,若是能高中進士,那便是魚躍龍門。一甲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無論如何,若是高中,踏入仕途,至少也是一縣父母。王朝科舉,有氣運庇佑。

任何旁門左道的手段在此殿內,根本無法施展,以此確保科舉公平。

“考卷開啟,士子準備!”殿內彩光照耀,各士子前的空白紙張,浮現出文字,轉眼間便是佈滿整張考卷。

汪國目光專注,提筆,沾墨,書寫.....隨著下筆,汪國的視線開始模糊起來。

等到視線再次清晰的時候,他就發現,自己已經換了一個場景。他一身盔甲,手持三尺長劍,鮮紅色的披風隨風抖動。

汪國身旁有眾將匯聚,把他簇擁在中央。在他們的身後,有大軍雲集,密密麻麻,望不到邊際。

“大將軍南征黃巢,北討党項、吐蕃,歷經數百戰,如此才保我大漢社稷。”

“如今天下烽火連天,民不聊生,各路反王層出不窮。我等跟隨大將軍,本是無怨無悔。但這朝廷重文輕武,以大將軍之尊,還要受朝中百官刁難。”

“呂將軍說的不錯,朝廷無道,賦稅多如皮毛,天下早就苦不堪言。方才有黃巢振臂一呼,一呼百應。如今,黃逆雖被大將軍所平,但天下已無反賊之言。揭竿起者,皆呼義軍。可見,如今大漢已失民心。”

“大漢已成一艘露底之船,將要沉沒於大海之中,大將軍不可自誤,再乘坐此船。我知大將軍心有匡扶大漢之心,但時至今日局勢已經不可挽回,漢室諸臣早就腐朽,只知爭權奪利,值此關鍵之時,還斷我軍糧草。”

“如今天下十七路反軍中,隴西邵氏,本就是天下名門,如今更是南下關中。若是關中淪陷,邵氏王霸之基已成,有驅逐天下之勢。”

“漢室不可扶,不如降於邵氏,將來必不失公卿之位!”汪國拔出腰間懸掛的三尺長劍,隨之,面前鮮血飛濺。

“我汪國世受皇恩,豈能投賊。”

“妖言惑眾者,猶如此人!”汪國目光如電,周圍眾將皆被震懾。

“不過,羅將軍你昨日稟報秦相勾結反軍,為防社稷有變,當依照眾將建言回京肅清朝中亂臣,以確保我軍出征後方安穩。”

“眾將聽令,我等回師,清君側,正朝綱。”

“謹遵將軍令。”眾將紛紛回應,臉上帶著狂喜。如今大軍雖廣,但戰心不齊。

若逆了眾將之意,一意孤行,一旦平亂不順,潰敗便在眼前。以如今大漢局勢,不獨攬大權,整頓朝綱,大漢必亡。

漢林殿內一角,朝中諸重臣紛紛匯聚於此。前方有龍頭戲水,吞吐道道水流。

水流之中,正是眾多考生的經歷影像。重臣李中和看著水幕,心中嘆息。

大漢六百年基業,如非意外此番規模的殿試,怕是最後一次。但是,漢帝卻......唉,哪怕是在這等重要的日子,依舊顧自宴樂。

此番考卷,乃漢朝最後的國運所化。預測未來三十年走向,化作幻境,以選能人才俊,中興漢室。

可謂是漢室能否中興的關鍵。可漢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