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是錯誤!

那就說明,李信早就知道他們鉅鹿天軍大營中有埋伏!

否則,解釋不通李信為何會大費周章的迂迴數百里,二度漳水運動至鉅鹿天軍大營前,卻在臨門一腳之際,放棄襲營,轉為攻營。

如此這般,他與張良絞盡心機、費盡周折為李信準備的“接風宴”,立刻就報廢大半。

而當面鑼、對面鼓的交戰,縱然邯丹那十萬天軍能如期迴轉鉅鹿,配合鉅鹿本部兵馬,前後夾擊李信部,也頂多殺得李信大敗,甚至連李信部的主力,都極有可能留不下。

畢竟李信也是當世一流的戰將,而漢軍的兵馬又是九州出了名的精銳之軍,想要一戰打沉一支兵力超過十萬的漢軍,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而這還是往好的方面想。

若是往壞的方面想……

李信又不是什麼死心眼的蠢物,若無應對之策,他豈會在明知他天軍大營中有異後,還敢領軍來攻?

這就是高手之間的對決,一子錯、前功盡棄,牽一髮、而動全身……

可……李信的應對之策,是什麼呢?

韓信極力保持冷靜,踱著步子在軍帳之中來回的思索,但大營之外一陣高過一陣的步鼓聲,卻攪得他煩不勝煩,難以聚精會神思考問題。

他知道,那是李信在向他示威、在嘲笑他:‘哈哈哈,玩砸了吧後生崽兒?’

“呵,殺人誅心?”

韓信停下腳步,遙望向步鼓聲傳來的方向,眼神似乎穿越了空間,與李信森冷的目光相對:“就憑你李信,也配堪破某韓信的計策?”

他輕蔑的喃喃自語道,言語之中的強大的自信,猶如千仞絕壁,任爾狂風駭浪,我自巍然不動!

話音剛落,他又像是想到了什麼,心下悚然一驚,失聲道:“漢王到了?”

此念一生,他心中的疑團頓時迎刃而解。

可舊的疑團剛剛解開,新的疑團卻更多了,心頭積鬱的危險感,也成倍的暴增!

漢王的戰績,韓信也琢磨過。

或者說,當世的統兵大將,少有未琢磨過漢王戰績的將帥。

未琢磨過的都是不值一提、愚不可及的蠢材。

如果說,韓信觀李信用兵,還如觀掌紋、盡在掌握的話。

那麼,他看漢王用兵,就如同霧裡看花,似是而非……

就和陳勝回憶韓信指揮過的那些著名戰役,只覺得這廝當真乃是天人降世,專打神仙仗一樣。

韓信看陳勝用兵,同樣只覺得這世間上或許真有人生而知之,可能人所不能、化腐朽為神奇。

說人話就是:

‘臥槽,這他媽也能贏?’

‘臥槽,這不兵法!’

‘我看不太懂,但我大受震撼!’

一個看不懂的對手,以一種看不懂的方式出現打破自己的佈局出現在自家營寨門外,韓信焉能不壓力山大?

只有同行才明白同行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