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附議。”武官跟文官不同,多是皇帝的心腹,誰還不知道誰。

“臣附議。”

“臣附義。”

……

“皇上,不可啊!若動了祖宗根基,江山不穩啊!”有老臣痛哭流涕,以頭嗆地。

“請皇上收回成命!”

“請皇上收回成命!”

穆儼一看,文官那邊,幾乎都跪了個滿地。再看武官這邊,也齊齊跪地,他直愣愣地站著是不是不好?

“臣附議!”趕緊表個態。

幾個言官,見武官一邊倒的同意遷都,紛紛要以頭撞柱,以維護祖宗根基。

奉天殿亂做一團。

“朕心已決。英國公所言甚得朕意,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深得朕心!朕希望驅除外敵,還四海昇平,保我大衛江山永固!”

永康帝一錘定音。

“皇上,不可啊!”

“皇上!”

文官們砰砰地用額頭跟皇宮的地磚比硬度,聽著那叫一個響。

穆儼都覺得牙酸,何必呢?

能強得過皇上?

果然,對於反對的臣工,永康帝立時命人拖了出去,革職的革職,嚴懲的嚴懲。猴子若上竄下跳,不聽主子的話,就要殺幾隻雞做為回敬,以示威嚴。

一時之間,大殿上聲音都輕了許多。

永康帝當著滿朝文武大臣,宣告了遷都的訊息,即日起,改北平為北京,以南京紫禁城為模板,興建北京紫禁城。

散了朝會,一眾大臣往宮門外走,張輔被人圍了個嚴實。

“英國公,你怎麼能開口同意遷都?這是亂了朝廷根基的大事!”

不說風水,不說什麼龍不龍脈,龍興之地,只講道理。

先前營建北平城,光修建城垣、修繕故殿及燕王的王府,就出動了近百萬的民夫士卒,國庫所耗巨大,都快入不敷出了。這再修一個紫禁城,哪來的銀子?

“就是,英國公,你祖上是北方人,你習慣了北邊,就以公謀私,憑一己私心同意遷都,居心何在?”

張輔被人圍著七嘴八舌地討伐,一張嘴就說不過這些文官。

穆儼皺著眉頭,把這些文官撥開:“列位,你們說我岳父有私心?難道你們就沒有私心?是不是在南方住慣了,拋家舍業的不捨得,才反對?”

“你!”

“再說了,此次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皇上已經下了決定。且早在數年前就已有徵兆,長陵一修你們還看不出皇上想遷都?三年前文皇后都遷葬長陵了,你們還看不明白?我岳父不過是就坡下驢,你們圍著我岳父討要什麼說法?”

可笑。

扶著他泰山大人從人群中擠出,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