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輔本想把吳氏送去,很快就回的,被吳氏控訴了一通,便決定留在寺裡也誦上七七四十九天的經再下山,也消一消他的業障。

於是,英國公府便對外說英國公去外頭尋大夫瞧病去了。而吳氏則去廟裡給國公爺祈福去了。

那天來的人都沒有把訊息往外透露,於是京城各府還都以為英國公病情不好出門求醫去了,而吳氏夫妻情深,離府給國公爺祈福去了。

貴妃娘娘派人來看張輔和霍念,給霍惜和霍念送了些東西。

貴妃娘娘是才得知了吳氏的事,派人來安撫他們姐弟。到了府上,聽說張輔和吳氏都不在府裡,太夫人也到祠堂去了,來人便問了幾句。

“請你回稟貴妃娘娘,就說我父親病情無礙,正在恢復中,讓她莫要擔憂。吳氏,有父親處理,我們做子女的也不好多問。”

“是。小的一定把話回給貴妃娘娘。聽說皇上給大小姐送來了宮牌,等世子腿好了,大小姐就帶上世上去看看貴妃娘娘吧,她經常唸叨你們。”

“好,等念兒大好了,我們就進宮看貴妃娘娘去。”

“好好,貴妃娘娘得了大小姐這一句話,定是開心極了。”接了霍惜的賞,便回了宮。

而張碧瑤自然也得了訊息,聽說母親不在府裡了,心中大慟,以為母親已經去了,忙打發人來問。

霍惜面色淡淡:“回去稟告張嬪,就說她母親還活著。死之前會讓她見一面的。”

來人聽了這話,心中不舒服,想擺一擺架子,但這個國公府的大小姐連眼神都欠奉,讓她很是生氣。

也沒給她說話的機會,霍惜有禮且客氣著:“嬤嬤請回吧,府裡近日事多,就不多招待了。我父親身體有恙,接下來府裡會閉門謝客,也請你轉告張嬪,府裡好,她才會好。她在東宮過得好,府裡也少一些掛牽。”

東宮的嬤嬤走了,張解又跑來找霍惜要娘。

“你還我母親,還我母親!你把她藏到哪裡了!”

霍惜淡淡看他:“怎不說她已經死了,而是被我藏起來了?”

張解跳了起來:“你胡說!你胡說!我母親才不會死!”

霍惜也不打算跟一個沒長大的孩子計較。

吩咐跟在張解身邊的下人:“把三少爺帶回去吧,平日多督促三少爺讀書,莫惦記著玩耍,若讓我發現有人慫勇三少爺做了什麼不妥當之事,仗打三十,再遠遠賣了!”

跟著張解來的人,嚇得不行,忙上前去拉他。

哎呦,我的三少爺,你可快別掙扎了,跟我們回去吧,再不回去,咱們都要一起遭殃了!奴才不想被髮賣啊。

府裡變天了,我的三少爺!

看了一些評論,我總覺得自己寫的很明白,可爭議不斷。

有書友說,太夫人對張輔兩任夫人態度不同。對一個心狠,對另一個又放任。太夫人男人死了,她一個人要扛個大家族,兩個家族在肩,做法是偏激了些。

首先李氏的孃家是舊帝的人,她怕家族被牽連,被新帝清算,才殺了李氏,也是為了給新帝表明態度。

而吳氏,雖說暗害張輔,但張沒死,太夫人念著她生育有功,並不是說不想處置她,只是沒想讓她死罷了,也是在給太子和張碧瑤表明一個態度。

不然太子多想了呢?我才納了張,你們就把她母親摁死了,是想跟我劃清界線?而萬一碧瑤有造化,將來報復世子報復家族呢?

就比如這位太子的庶妃,後來成了貴妃,又陪葬了的那位。

郭貴妃自己是嫡長女沒錯,但她老爹是庶子,祖母是祖父的一個妾,結果勒,郭貴妃得封高位,愣是給她祖母請封了誥命,給她母親請封了誥命,給她父親追封,又把她祖父武定侯的爵位要到了她弟弟手裡。

她祖父可是有十一個兒子呢,也不知幾個嫡。母憑子憑,她們家這都祖母憑孫貴了。

太夫人處事不公,也是基於她的立場罷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