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普通百姓不敢宵想能讀書認字,一般人家輕易供不起。連書肆都沒怎麼進過。

出書?那是從不敢想的事。

即便大戶人家的孩子從小讀書認字,出書?那也是大儒大文豪能幹的事。私人也出書,但能被擺在書肆架上賣的,還賣得這麼火的,能有幾人?

霍唸的名字一下子響徹京城。

張府裡,張解正磨著他母親,“母親,我也要出書,我比這個叫霍唸的還大呢,我差哪了?我就要出書!”

張解耳聽父親老提起這個霍念,不說耳朵生繭,那也是如雷貫耳,忘都忘不掉。

而且他還說不出《勸善書》中的內容,被父親喝斥。天天提別人家的孩子,他是小公爺,做什麼要跟別人比!

別人跟他比得著嗎?

那個霍念能出一本遊記,他就出三本出五本!

到時讓書肆架上擺滿了他的書。就不信書肆掌櫃不給他父親面子。

吳氏被他磨得甚是頭疼。

她腹內雖沒什麼墨水,但她也是知道這出書不是什麼人都能出的。這叫霍唸的小子也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小小年紀出了書不說,還賣掉了,還火得很,還被皇上嘉獎了。

別人不知道內幕,她是知道的。國公爺天天盯著張解讓他上進,她可是打聽過的。

“你連京城都沒出過,你會寫什麼遊記?”

“我不管我不管,母親,我就是要出書,就要!”

張解見不得父親天天誇別人家的孩子,還貶低他。哼,一個毛頭小子,他有什麼比不過他的!

“你父親讓你把勸善書上的內容背了,你可背熟了?聽說安寧伯府,平北侯府那兩個背不出來,還讓皇上罰了,你莫不是想丟你父親臉面?”

“我背了。我每天都有背。哎呀,母親,你幫幫我嘛。你找人幫我寫嘛,到時候署上兒的名不就行了?”

這,倒也行。

吳氏沉吟了一番,如今也不知為何國公爺請封解兒為世子,被皇上支了回來,難道是張解的名聲不夠響?若能替兒子攢些名聲也是好的。

“行,母親幫你。不過你連京城也沒出過,遊記就不要想了。還是想想怎麼在勸善書上做文章吧。”

“那也行。母親幫我。”

“好,母親幫你。”

京城跟吳氏一樣想法的人很多,於是,很快各大書肆都在醒目的位置擺上了各勳貴各大臣家兒女所著的書籍。

有遊記,有策論,有文章,有詩文,還有諸如《女戒》《女德》,論孝女,婦言婦德這一類的閨門書。除了男子想攢名聲,高門大戶的女人更想要名聲,嫁個好人家,才是她們最好的出路。

而且這些書中,無一不是在醒目位置標註上《勸善書》中的內容。

京城百姓對於這股風為什麼忽然刮起來,一頭霧水,但各勳貴各大臣還能不知道?這些人最擅長揣磨聖意。

一時之間,各書局那是忙得人仰馬翻,書肆老闆對於各家管事捧來的書,有求必應,來者不拒,通通都往書架醒目位置上擺。賣得不好,那是個事?

家家都捧了金銀求著擺上他家少爺小姐的書,那能虧?不,書肆掌櫃恨不得天天月月有這樣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