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帝又想起穆儼方才話裡說的,吳氏孃家弟弟在尋兩個孩子的下落,眉心擰了擰。

“你方才說,兩個孩子?”

穆儼垂眸看著金黃色的地磚,“是。英國公元妻兩個孩子都流落在外。當年他嫡長女已六歲多,不知怎的,帶著尚在襁褓中的幼弟竟流落在外。張府也對外宣稱她夭亡了。”

啊?竟還有這種事?

張輔元妻兩個孩子,竟然都流落在外?

永康帝嘴巴張得都忘了合上。張輔是這種眼盲心瞎的人?

啊哈哈,這真是太有趣了。

他恨不得現在就招來張輔,把這個訊息告訴他,好看他那一副驚得下巴砸在地磚上的樣子。

哈哈哈,太有趣了。

“這事要捂住,可千萬別給英國公知道了。朕就想看他什麼時候發現這件事。啊哈哈哈……”

穆儼聽著永康帝暢懷大笑,眸光閃了閃,他怎麼沒發現陛下還這麼惡趣味的?

不過陛下說得對,他是不會主動跟英國公說的。英國公眼盲心瞎,他也想看看他得知訊息後下巴砸地上的樣子。

穆儼退下後,永康帝還一個人坐在龍座上大笑了好幾聲。

笑完就招來內侍,讓宮中書局把霍念那本書印了五千冊出來,一部分放到城裡的書肆去賣,一部分準備發給朝中大臣家年齡相彷的兒孫們。

讓你們看看,一個市井中的少兒,年紀小小不畏難不畏苦就走了這萬里的路,還寫了這麼一本精彩的遊記出來。而你們家的子孫,佔著大好資源,食著朝廷俸䘵,吃穿不愁,卻只會在家賞花看戲,鬥雞鬥蛐蛐!

看看,人家把仁孝皇后勸善書中的內這從,不僅記得牢還能靈活運用,你們呢,發給你們家孩子的書,怕是早填了灶火了吧?

永康帝決定抽幾個大臣家的兒孫,問一問他們勸善書的內容。

皇家書局接到這麼一本遊記,要精印,還要把它印製五千冊出來,心裡直叫苦。

也不知是哪個勳貴家兒孫寫的,開的後門,這樣一本小兒寫的遊記,還要印五千冊,還要放到外頭書肆去賣?這能賣得出去?

&n 但上頭下的命令,能不聽?

印唄,還能不印是怎樣。想掉腦袋?又不是掏他銀子。印。必須精印!

管事的親自帶人盯著,連日趕工。沒幾天就把五千冊印了出來。拿了大部分放到外頭書局去賣。

一部分被永康帝命人下發到了各大臣家中的兒孫手裡。還特特交待英國公家中子孫,不論是否開過蒙,人手一本,還專門派了他身邊的內侍鄭公公親自去送。

張輔看著手中的遊記,再看看他方才送走的鄭公公,很是納悶。

霍唸的遊記怎麼由皇家書局印出來了?

鄭公公還說不獨是他,各勳貴,朝中大臣家子孫人手一本。可他們應該不是皇上身邊的內侍總管親自送書吧?

張輔心裡納悶,又想不出個所以然,難道是遊記中記載的仁孝皇后的勸善語錄?才得了皇上的心?

眼睛瞪得老大,是了,定是這樣!皇上怕不是要抽查大臣家的子孫,看看是否記得仁孝皇后那本《勸善書》裡的內容。

匆匆跑到張解屋裡,見他正捧著遊記看得津津有味,見父親進來,看得迷了還沒發現。

張輔把他的書一抽,噼頭蓋臉就問他:“仁孝皇后的那本勸善書中的內容,你可還記得?”

什麼什麼書?張解眨巴著眼睛,一副沒回神的樣子。

張輔一看他這副樣子,就知道他肯定沒把書翻過。恨恨地瞪了他兩眼。連聲喝斥他,讓他去把書找出來!

張解哪還記得有這麼一本書,自然也是找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