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全被明軍奪回去了。

此次入寇,多爾袞的主要目的就是搶掠陝西,李自成剛剛在西安稱帝,在關中多少還是聚斂了一些收繳來的土豪劣紳的財物,又遷入了許多人口。

趁著李自成東征北京的時候偷了他的老家,然後迅速撤回關外,繼續在明順之間坐山觀虎鬥,這確實是一招妙棋。

但他萬萬沒想到朱由檢竟然和李自成議和了。不僅議和還把手中僅有的部隊全部派來了山西打自己。

這劇本不對啊!對明朝來說,最大的禍患難道不是李自成嗎?自己的大清這麼多年來雖然和明軍連年交戰,但也不過就是入關打個草谷,搶點東西罷了,為什麼朱由檢寧肯放過闖王,也要置大清於死地?

朱由檢的舉動,實在是太過反常了。以一個成熟政治家的角度來看,和SB沒什麼區別。

放過自己的頭號大敵,還拿出自己的全部底牌冒然征討山西,不僅是浪費了消滅李自成最佳的機會,而且很有可能把自己給玩死。

如果御營在山西覆滅了,無論是滅在李自成手中還是滅在清軍手中,那京師的崇禎,都成了孤家寡人了。

到時候,若李自成勝,則李自成可以從容地發動第二次東征,滅亡明朝。

若清朝勝,則多爾袞也可以發起東征,奪取京師,那麼即使漢人激烈抵抗,清朝也至少能拿下大明的半壁江山。

冒著亡國的風險,那明軍如果勝了又能得到什麼呢?

若明順聯合擊敗了清軍,那麼明和順勢必重新開戰。在晉陝之地開戰,明顯是李自成佔優。

去年孫傳庭以大明最後的精銳,十多萬人之眾都沒能殲滅李自成,僅靠剛成立的三萬御營和李自成打,朱由檢真有把握御營能贏?

即使退一萬步說御營又勝了,可李自成的大本營就在陝西,李自成只要退入關中,便可東山再起。明軍充其量就是恢復對山西的控制。

若明順聯軍敗了,那自不必說,大明鐵定亡國的命。

任憑多爾袞絞盡腦汁,也想不出,最好的結果也就是收復山西而已,最壞的結果則是亡國,而且是大機率會是壞的結果,這麼個決策,究竟朱由檢是怎麼做出來的。

但恰好就是朱由檢這麼個發瘋的決定,讓他原本的妙棋變成了一步死棋。擁有超強機動性的八旗軍自己跳進了一個坑裡,真就是龍游淺灘,虎落平陽了。

無論多爾袞如何想不通,事實已經發生,他能做的只有儘可能減小受到的損失,所以他必須阻止明軍搭建浮橋,如果讓東西兩岸的明軍匯合,那明軍就徹底站穩了陣腳了。

其實這倒是他多慮了,西路軍除了原味饅頭和雞浩、風見粟三人外,已經全軍覆沒,明軍之所以要搭建浮橋,是為了撤離百姓,並不是為了對付清軍。

但多爾袞是不可能想到明軍寧願付出巨大的犧牲,也要保護老百姓的。所以他只當是明軍想要和順軍合圍自己。